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3

材料一   2021年1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加强国家安全、科技创新、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数字经济、互联网金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立法步伐,努力健全国家治理急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要发挥依规治党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保障作用,形成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格局。要聚焦人民群众急盼,加强民生领域立法。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新型毒品犯罪和“邪教式”追星、“饭圈”乱象、“阴阳合同”等娱乐圈突出问题,要从完善法律入手进行规制,补齐监管漏洞和短板,决不能放任不管。这些年来,资本无序扩张问题比较突出,一些平台经济、数字经济野蛮生长、缺乏监管,带来了很多问题。要加快推进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修订工作,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1)阅读上述材料,谈法治的要求?   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运用“夯实法治基础”的相关知识,请你谈谈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重视法治建设?

材料二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此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原来的基础上,条文从72条增至132条。全方位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3)《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二条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方面保护?
(4)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保护,给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22-23九年级上·山东滨州·期末
知识点:对未成年人实行特殊保护的原因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法治的内涵和要求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修订版《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法治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10月17日经表决通过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分为总则、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法律责任和附则,共九章132条。该法将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以下是部分节选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第六十二   条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应当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查询应聘者是否具有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记录;发现其具有前述行为记录的,不得录用。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应当每年定期对工作人员是否具有上述违法犯罪记录进行查询。通过查询或者其他方式发现其工作人员具有上述行为的,应当及时解聘。

第一百二十六条   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违反本法第六十二条规定,未履行查询义务,或者招用、继续聘用具有相关违法犯罪记录人员的,由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拒不改正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吊销相关许可证,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结合所学法律知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如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履行查询义务,或者招用、聘任相关违法犯罪记录人员的,属于     行为。
(2)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节选内容,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
(3)某校学生捕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的时事热点,开展时事小论坛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一些新闻素材,请结合所学知识做评论。
新闻素材评论
2019年10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进行了审议,并于2019年10月31日-11月29日期间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全国人大网提出修改意见。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防范网络沉迷,中国互联网协会积极发挥行业组织的平台纽带作用,于2020年6月1日主办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公益公开课”,并公开发布了《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倡议书》

【法律护航,健康成长】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于2020年10月17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条文从72条增加到130条,其特点包括充实总则规定、加强家庭保护、完善学校保护、充实社会保护、新增网络保护、强化政府保护、完善司法保护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1年10月23日经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新法旨在引导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和家风,增进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也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


(1)材料一体现了教材哪些观点?

材料二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不满14周岁未成年受害人占比超过一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类型更加集中;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犯罪增幅较大,反映组织、拉拢未成年人进行违法犯罪问题不容忽视。


(2)请你从不同的角度,谈一谈如何才能使未成年人免受伤害?

材料三   2022年6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21)》指出:2021年,是未成年人保护发展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年,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两法”)正式施行,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深入人心,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联袂发力;国务院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低龄顽劣的“熊孩子”被戴上紧箍咒,特殊职责人员性侵未成年人“罪加一等”,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更加直观鲜明;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依“法”带娃成为流行语,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成为“甩手家长”的必修课,更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成为公民的自觉行动。这一年,未成年人保护网织得更严更密、工作成效更加彰显……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一谈为什么要把“未成年人保护网织得更严更密”?
(4)法律护佑我们健康成长。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也应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请从自身实际出发,谈谈你的打算。
2023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某校八年级同学搜集整理了以下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共同探究。

【关注民生】

国务院总理代表国务院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点之一是: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努力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继续在教育、健康、住房、 社会保障体系等问题方面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1)为什么党和政府要“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优化服务】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不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完成国务院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之前,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中就提出,要严格行政问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对因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失职渎职、违法行政等行为,要依法依纪严肃追究有关领导直至行政首长的责任。


(2)结合材料,请从规范权力运行的角度,阐述“行政问责”的合理性。

【法治中国】

《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五年来我国不断推动完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0件,制定修订行政法规180件次。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形势严峻,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聚焦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领域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第一条   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请绘制一幅体现《宪法》和《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两者关系的示意图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认识这两部法律,并阐述设计意图。

【“宪”在行动】

我国现行宪法汇聚了全国智慧,反映党和人民共同意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大在于人民具有真诚的信仰。


(4)请谈谈公民怎样做到内心拥护宪法,真诚信仰宪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