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27

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光辉篇章》白皮书明确“维护公民权利政治权利”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成果之一。下面一组图片反映了在旧中国饱受奴役和压迫的中国人民实现公民权利政治权利的部分情况,请你参与观察思考:


①豆选:就是选举时用豆子当选票。19世纪40年代,为了动 员不识字的农民参与选举,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采取此种方法,让农民将豆子投入自己信赖的人的碗里,将农村治理权从士绅、地主的掌控中转移到农民手中。

②选举人大代表:

③新闻发言人制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在改革中推进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无论是全国两会、党中央全会,还是有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新闻发言人第一时间回应,为群众解疑释惑、公布政策。图为2021年11月12日上午10时,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情况。


阅读材料,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情况实现了公民的哪些权利?
(2)请你补全图②的说明。
(3)观察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谈谈你的感悟。(两个方面即可)
21-22九年级上·河南新乡·期末
知识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十九届六中全会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我校八(1)班准备就“乡村振兴策略”主题,进行社会调查。

第一小组:查阅相关文件。

文件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字”方针,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件二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文件三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全面部署。

文件四 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乡村振兴促进法。


(1)同学们对“20字”方针中“治理有效”有不解。请依据教材第5课回答我国农村治理实行什么政治制度?所谓“有效”又如何理解?
(2)《乡村振兴促进法》的实施必将促进社会更加公平,请结合教材第8课阐述理由。   

第二小组:现场走访

走访中,农民们对农管所科技下乡、人民医院医疗下乡、人民检察院法律下乡举手点赞,但对个别行政部门立石碑、造门楼、建广场,这些“面子工程”、“毁民工程”大为反感。


(3)请你依据第6课的知识告知农民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也请“告知”行政机关如何依法行政?
第三组同学:材料整理
将农民们对有关农村发展的文件实施情况和农民对农村、农业发展的建议进行整理成册。
(4)请你告知第三小组同学整理成册的雏形议案,该交给哪些人员,从而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关心国家发展】

2024年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70周年。某校九年级1班综合实践组同学开展项目式学习,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学习一段历史】

1953年起,全国开展了人口调查登记、选民登记基层选举等工作,各地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无记名投票举手、豆选等方式进行选举。这是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普选,广大人民积极行使权。

1954915日,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以第一届人大为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的制度正式确立。

19549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参加宪法讨论的人数有1.5亿人次,讨论历时3个月,征求了100多万条意见。这充分体现宪法是的统一。

(1)结合所学知识,将同学们讨论的内容补充完整。

【分析一组数据】

资料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大会代表构成资料二:人大代表的工作

类别少数民族代表妇女代表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党政干
部代表
专业技术人员代表
数量442790497969634
比例14.85%26.54%16.69%32.55%21.3%

有同学说:我国有14亿人口,而历届全国人大代表总数在3000名左右,他们能很好的代表全国人民吗?”

(2)请结合资料和所学知识,解答同学的疑惑。

【解读一个法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第一条为了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____,制定本法。

第五条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以及公民都有保密的义务。

(3)第一条的横线处应填写什么内容?说说你推断的依据。

针对第五条,两位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4)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都受到同学的赞同。请任选一位同学的观点说明理由。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