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64
【未成年人保护我关注】

近段时间以来,一批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相继修订,引发广泛关注。如《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第五章“网络保护”的内容,《刑法修正案(十一)》下调了刑事责任年龄,12至14周岁未成年人故意杀人等犯罪将不再是刑事“免责人群”。

资料一   《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五章   网络保护

第六十四条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当加强未成年人网络素养宣传教育,培养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增强未成年人科学、文明、安全、合理使用网络的意识和能力,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

资料二   刑法修正案(十一)

第十七条   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1)结合资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网络保护”的必要性。
(2)有人认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只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法律制度就行了。”结合上述资料,对此观点请予以驳斥。
20-21八年级上·江苏镇江·期末
知识点: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材料一   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将于2021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网络保护,政府保护等相关内容,加大对未成年人保护力度,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法律原则;同时,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要求青少年树立法治意识,学会依法办事,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人民与法律的关系的?

材料二   2020年12月26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装(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正策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了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2)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请运用所学知识,阐述《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调整的合理性。
(3)初三(1)班同学对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规定深入探讨,引发了大家争议。有同学提出:“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是给予未成年人更多特殊的关爱和保护。降低刑责年龄对未成年人过于严厉,注重加强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才是良策。”请运用法律知识对该同学观点加以评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