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7

“十四五”规划建议指出,展望二〇三五年,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将大幅跃升,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将再迈上新的大台阶.....

[民主保障]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深刻阐释、提出明确要求。他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1)全过程民主是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 全过程民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2)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公民主动参与民主生活。下图分别属于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哪种形式?

图①                                  图②_                           图③_          

[法治支撑]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请问厉行法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价值领航]扎根贫困地区40余年来,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被授予“全国脱价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张桂梅用全部的生命教书育人,如今她身患多种疾病,却依然不肯把时间留给自己,因为在她的价值排序里,“豁出命改变她们的命,值!”2021年10月21日,网友发现张桂梅老师被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最新版) ,网友们直呼她值得!


(4)张桂梅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中国具有怎样的意义?
21-22九年级上·辽宁营口·期末
知识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厉行法治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小文在学习这一成果时作了如下摘录 

感兴趣的法律条文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百八十八条   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家庭成员应当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


(1)结合材料一,小文摘录的三则“感兴趣的法律条文”蕴含了我们国家所倡导的价值共识(即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请写出这一价值共识的内涵并谈谈青少年应如何践行这一价值共识。

材料二     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从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际出发,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结合材料二回答,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是什么?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定不移走法治道路?
(3)结合材料二回答,会议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们该如何厉行法治,建设法治社会?
【民意之弦,大国之声】

20211013日至14日,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都是第一次。来自高校的几位青年学生,认真学习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三个月来在《中国人大》杂志社的实习经历,畅谈他们理解的全过程人民民主。

我们之前的教科书中的民主,更多的是西方意义上的民主,学起来总感觉隔靴搔痒,不解渴。姜同学深有感触,后来才明白,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中国有96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56个民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直生长在中国的社会土壤中,我学起来感觉很解渴,也很有劲!

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坚实的政治保证、可靠的制度载体、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广大人民群众将获享更加广泛、更加真实、更加管用的民主。

实习期间,同学们参与到有关民主法治的新闻报道工作当中,对于各地进行的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在工作中我们了解到,从四川106岁老人第18次投票,到刚满18岁的大学生第一次行使选举权,全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高效、安全地完成了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群众被有效地组织起来,积极稳妥地参与到国家和社会管理之中,促进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全过程人民民主贯穿立法全过程,每一件与人民休戚相关的重大立法决策无不体现着科学性与民主性。陈同学感慨道,从东南沿海到西部山区,从宏观布局到微观操作,从立法民意征求直通一线,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新实践,到让代表联络站扎根人民群众当中,人民的主体地位生动具体地体现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过程、各环节。广大人民群众就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建设者、参与者、维护者和最大的受益者,他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自己卓越的表现,向世人讲述新时代的中国民主故事。


(1)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中国式民主能实现“全过程”,绝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式民主能实现“全过程”的原因。
(3)请运用“根本政治制度”有关知识,结合材料阐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2021年10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九十八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中国首部家庭教育立法,该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这关联着亿万家庭。

【应时而生】   随着近些年来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家暴、因家庭作业而引发家庭矛盾的不良社会现象不断出现,应该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呢,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对家庭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为提供立法引导全社会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指明了方向。早在202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可以直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npc.gov.cn)提出意见;2021年10月19,家庭教育促进法草案三审稿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于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我国未成年人法律法规不断完善,针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越来越多,越来越细。未成年人得到越来越有力的保护。例如,2016、2017年学生欺凌和暴力犯罪提起公诉案件由2017年的5926件下降至2019年的2914件。

【厉行法治】   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座谈会上强调,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正确理解家庭教育促进法,强化责任担当,把这部法律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一是突出“以德为先”的鲜明导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厚植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情怀,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切实推动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担负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使素质教育的根本理念、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家庭得到落实。三是全面落实国家有关方面的法定职责,协同推进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为家庭教育特别是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四是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特别是做好家校配合,形成社会协同、共同发力、全链条的工作机制。五是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法律的宣传教育普及,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理解、拥护、践行这部法律,自觉承担各自应尽的职责。


(1)请结合【应时而生】的材料,对《家庭教育法》的产生进行点评?
(2)请结合教材观点,分析【厉行法治】材料,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贯彻执行《家庭教育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