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7
请你对以下案例进行思考、分析,探索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之路。

材料一   自2019年起,我市开启垃圾分类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这一新风尚。广大青少年纷纷利用课余时间走进社区,通过派发垃圾分类宣传单张,收集市民对“垃圾分类”的金点子,了解市民对垃圾分类的述求,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和落实垃圾分类环保理念:更有爱好科技的同学动脑,设计了吃垃圾的小怪兽“只能分类垃圾桶”;喜欢编程的同学自创了一款垃圾粉来APP,让人们在闯关游戏中掌握垃圾分类知识……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学生们不用去学校在家里就可以上网课,授课内容还可以多次重复播放,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些优秀学校的优质课程,还可以给其他学校共享。但一些孩子在此期间容易沉迷网络,在网上玩游戏,老师又无法时时、处处对每个孩子照顾得很周到,所以孩子可能上课时心不在焉,长时间上网课也容易影响孩子的视力。

材料三   2020年1月29日18时许,吕某在家中利用微信先后在多个微信群内散布“在××市××小区内,四个从武汉回来的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烧不敢去治,都死了”的信息,造成一定范围群众恐慌。经查证,吕某发布的信息系谣言,警方依法对违法行为人吕某强予以行政处罚。


(1)广大青少年积极参与我市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有何意义?
(2)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具体活动或途径,养成亲社会行为。
(3)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4)结合材料三请回答如何辨别网络谣言?
(5)请你为广大青少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建言献策。
21-22八年级上·安徽亳州·阶段练习
知识点: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必要性养成亲社会行为的途径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表现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 2022年9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同学们不能到学校上课,所以学校的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网课,父母也给准备了上网课的设备,我和同学们在一个APP上交流学习,我楼下的邻居哥哥也在上网课,我经常在微信上问他一些学习上的问题,我还挺喜欢上网课的生活。


(1)结合“我与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小李有哪些社会关系?

材料二 2022年3月5日是第59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3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为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通甸革命英烈红军小学举行了“志愿者最闪耀——让学雷锋成为一种习惯”学雷锋志愿服务月启动仪式。启动仪式后,大队辅导员带少先队员到通甸镇红色文化主题街区清理卫生,“环保小卫士”们认认真真清扫卫生,雷锋的光辉形象更加牢牢地刻在同学们的心中,大家清楚地认识到雷锋并没有离我们而去,雷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都是雷锋。


(2)向“环保小卫士”们学习,你将用哪些实际行动养成亲社会行为?

材料三 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迅速兴起,在推动经济社会进步、丰富网络生活的同时,也出现了直播内容低俗、诱导观众“打赏”等突出问题。2022年5月7日,中央文明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明令禁止未成年人参与或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限制未成年人参与网络直播活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