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83

北京市西城区在扶贫支援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促进了当地的发展。当地老百姓在接受调研的时候说:“收入高了十几倍,日子也越来越好过了。处处都是看得见的幸福。”

工作1


2019年,西城区政府和企业共投入帮扶资金近30亿元。帮扶资金向产业和民生领域倾斜、向深度贫困村镇倾斜。农业种植园等项目在助力受帮扶地区产业发展、稳定贫困人口增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工作2


2018~2019年间,西城区46所中小学共选派百余名干部教师累计开展10余个教育扶贫项目,培训课程2000课时,培训了当地干部教师数千人次,为提升帮扶地区教育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工作3


西城区与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结对帮扶率100%。医疗队还通过“手拉手”“结对子”“传帮带培”的方式,为对口地区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逐渐成长起来。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西城区如何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处处都是看得见的幸福”。
(2)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开展扶贫支援工作的意义。
20-21九年级上·北京西城·期末
知识点:实现共同富裕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材料一   毛南族是我国2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出行爬坡上坎,一里挂九梯,石头缝里种粮食,喝水只能靠天”,这些曾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国家投入巨大资金,让2万名村民搬出大山、解决千百年的饮水难题、改造升级电网、使当地特色产业覆盖率达100%……2020年5月,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印证了脱贫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什么“一个都不能少”?

材料二   作为祖国首都,北京市承担着新疆、西藏、内蒙古和河北等8省区90个旗县扶贫支援任务。在扶贫支援的道路上,形成了一批可推广、可持续的北京经验。

经验1     在新疆和田,北京通过援建学校、选派教师支教,提升当地教育水平。近三年,有30万孩子走进学校,一批批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成为产业工人。70多岁的维吾尔族老妈妈说:“日子越来越好了,北京教师亚克西!”经验2     结合内蒙古的皮雕、银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帮助其挖掘当地文化特色,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发展特色旅游。在创新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持,推动内蒙古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经验3     北京组织专家赴河北赤城,围绕蔬菜育种技术、可追溯农业技术及土壤检测技术等开展咨询服务。通过实地考察、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解决当地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带动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
(2)从上述经验中任选两条,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京是如何帮助贫困地区圆了脱贫致富梦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