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探究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23
建设法治中国

玛莎拉蒂女车主醉酒驾驶不顾路人劝阻,在已剐18辆车的情况下逃离,又追尾正常等候红绿灯的车辆,酿成惨剧;保时捷女司机斑马线掉头违章在先,竟怒扇正常行驶的车主耳光,引发众怒;劳斯莱斯女车主占用医院应急车道,不听劝阻,还多次与交警激烈争执……此类行为受到公众和媒体的普遍关注和谴责,不只是豪车和任性,还有背后有无公权力在撑腰?在法治时代,政府应该给人民怎样的答复?

相关链接:《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提出:“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2020年基本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正公开、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政府回应:

◆2019年8月14日,河南省永城市政府新闻办通报,“7・3””交通事故案肇事玛莎拉蒂司机谭某某等三人,涉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2019年8月12日下午,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区分局官方微博通报关于保时捷女司机李某及其丈夫童某相关情况的调查结果。李某因违章被扣分罚款,其丈夫童某被免去派出所所长职务,并因涉嫌其他违纪问题被立案调查。

◆2019年8月5日,北京市公安局朝阳分局经调查取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劳斯莱斯女车主单某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


(1)结合相关链接,谈谈建设法治政府能带来哪些积极社会影响?
(2)作为青少年,你打算如何助力法治中国的建设?
20-21九年级上·全国·期末
知识点: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防控疫情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广大群众要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防疫工作。以下是小智查询的三则新闻:

新闻一   2022年8月12日,仙游县枫亭镇李某青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西藏日喀则市返回枫亭镇家中,未在第一时间向所在村居做好行程报备工作,并擅自外出,造成疫情传播风险。在接受流调过程中,不如实提供外出情况,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开展。仙游县公安局决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7天。

新闻二   2022年9月8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公安局新城区分局发布警情通报:刘某自国内高风险地区返回呼和浩特市,刻意逃避疫情防控检查,未按规定进行核酸检测,未及时向社区报备,后本人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并致多人感染,大量人员被隔离。刘某行为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立案调查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新闻三   厦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通告:故意隐瞒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或拒绝接受检疫、隔离或治疗……造成严重后果,或者经行政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拒不履行的,列入失信黑名单或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1)依据上述材料,填写恰当的答案。
新闻人物违法行为的类别承担的法律责任新闻人物的行为共同特征(从法律角度分析)
李某青行政拘留7天
刘某刑事强制措施

(2)从新闻一、二的案例中,对青少年远离违法犯罪行为有哪些警示?
(3)为了避免出现新闻三中的行为,某校计划组织校园宣传活动,请你完成一份《诚实守信从我做起》宣传提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诚实信用原则要求民事主体在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过程中,讲诚实,重诺言,守信用。这对建设诚信社会、规范经济秩序、引领社会风尚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故意隐瞒行程会涉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称《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以及《刑法》)等法律。一般来说,如果情节较为轻微,追用《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情节严重且引起了严重的后果,才适用《刑法》。

如果当事人故意隐瞒行程其导致了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可能会涉嫌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条,第七十七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样本采集、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另外,按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条规定,有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有拒绝县级以上政府、疾控机构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引起传播或者有传播危险的,则可能构成《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材料一   诚信是为人之道,是立身处世之本,在这个特别时期,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面对疫情,人民的力量高度凝聚。警察、医护人员等最美逆行者,用行动践行了他们对人民的承诺:科研工作者用生命与时间赛跑,疫苗研制马不停蹄;社区工作者尽职尽责,筑起疫情防火墙:更有大量的爱心人士和态愿者不计回报,为抗击疫情悄悄献力量……然而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防控失责者有之,走亲访友、聚会打牌者有之,外出归来瞒报行程拒绝隔离者有之……这些失信的行为不仅是个人诚信中的污点,更为抗疫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我们要坚决与这些行为说不。


(1)阅读材料一,从道德的角度来看,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

材料二   1月23日,结阳市公安局洛城区分局发布通报:冯莱某从省外某中风险地区到达浩城区后,在明知自己的健康码变为黄码并经相关部门短信再三提醒后,仍未向社区报备,被处以行政拘留5日;1月27日,绵阳江浦公安发布消息称,有人在微信群发布了一则涉疫信息:“自己借用他人健康码和行程码从高风险地区返乡回家过年”。经警方调查,瓯某发表不实言论。公安机关已依法作出裁定,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日处罚。


(2)阅读材料二,冯某某和瓯某的行为属于不诚信行为,但他们却被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说明了什么?
(3)阅读材料二,冯某某和瓯某的行为属于哪类违法行为?结合相关链接判断他们触犯的可能是什么法律?
(4)结合相关链接和材料一、材料二,谈谈冯某某和瓯某的案例给我们哪些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