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8

材料一:2018年8月21日,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通过发起"$1救助叙利亚儿童"互联网众筹活动,向位于大马士革的Khotwa假肢康复中心和叙利亚红新月会大马士革分会假肢康复中心分别提供10万美元,用于向因战争和意外造成肢残的叙利亚儿童提供假肢安装、更换和复健等人道服务。

材料二:2018年7月2日,环境司法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首席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表示,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成果,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推动和引导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对于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分别体现在哪些领域?
(2)结合两则材料,说说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是如何积极作为的?
20-21九年级下·辽宁铁岭·阶段练习
知识点:中国是世界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理论指引方向】

【擘画宏伟蓝图】2022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为我们擘画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下面是小秦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部分摘录内容。

摘录一

摘录二

摘录三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

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1)学习二十大,运用所学知识,请分别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把握五大原则】二十大报告指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以下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2)请你从以上“五个重大原则”中任选两个,谈谈强调必须把握该原则的理论依据。

【建设生态文明】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今年的主题为“湿地修复”。关于湿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4个“不能”:发展旅游不能牺牲生态环境,不能搞过度商业化开发,不能搞一些影响生态环境的建筑,更不能搞私人会所,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3)请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习总书记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强调?

【担当大国责任】2023年2月6日,土耳其发生两次7.8级地震,造成土耳其和叙利亚两国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启动紧急人道主义援助机制,决定向土耳其和叙利亚提供紧急援助。我们首批向土耳其提供4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援助,包括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并提供土方急需的救灾物资。


(4)上述做法体现了中国什么样的理念?请应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
关注国家发展,关注社会进步,是每个青少年的责任。以下是同学们搜集的几则时事,请你一起探究。

时事一:20244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党的二十大以来,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8场聚焦区域发展战略的座谈会,对区域发展作出了一系列新部署,为加强区域战略协同集成、以重大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指引方向。

总书记在系列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摘选

2023年9月7日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 10月12日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2024年3月20日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4月23日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
★要牢牢把握东北在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中的重要使命,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首位。★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 ★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增强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要坚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持力度。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是如何部署区域发展的。

时事二:20244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今年7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并发布了会议的主要议程。同学们搜集到以下资料:

☆197812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4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3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47月,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召开,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对以上信息的认识。

时事三:20231130日至12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会议期间,中国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绿色低碳发展等内容举办100余场边会活动,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近年来,中国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等方式,为非洲国家、小岛屿国家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务实支持,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3)运用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时积极推进国际合作的必要性。
活动探究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下面是九年级学生的“学习二十大奋进新时代”的主题探究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新时代十年成就】

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新中国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许多长期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事关长远的大事要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


(1)我们取得举世瞩目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新时代新征程】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根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总的战略安排,请你说出上图中ABC三个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3)结合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哪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少于三点)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