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分析说明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97
新时尚:垃圾分类积极践行

材料一:2020年6月1日,《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规定:生活垃圾采取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四分类法,不得随意地弃、倾倒;对不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对单位处以5000元以上50000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1)自由与规则不可分,说说《苏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规定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

材料二: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实行垃圾分类,同学们发出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倡议书,部分倡议内容如下:

倡议启示
“良言一句三冬暖”,与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时,多用商量的口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难处
不做“看客”,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育向上向善的垃圾分类文化

(2)请写出倡议内容带给你的启示。
20-21八年级上·江苏苏州·期中
知识点: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要求自由和社会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规则做文明有礼人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   202111日,《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正式施行。条例规定,生活垃圾采取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类分类法,不得随意倾倒、抛撒、焚烧或者堆放。对违反此规定,由生活垃圾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个人处一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1)自由与规则密不可分,请结合《河北省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对随意丢放垃圾的人进行劝诫。

材料二   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施行垃圾分类。同学们发出了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倡议,部分倡议内容如下。

倡议

观点
良言一句三冬暖,与垃圾分类工作人员交流时多用商量的口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垃圾分类工作人员的难处。
不做看客,积极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培育向上向善的垃圾分类文化。
(2)请写出倡议内容对应的教材观点。(只需写出要点,不必展开直接填在表格中)

材料三   目前,全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随着垃圾分类话题热度居高不下,相关谣言借此滋生传播。前不久,一张垃圾分类图片,配以侮辱性四句口诀,在朋友圈传播。官方人士称部分谣言存在着对垃圾分类政策的误解、误读。


(3)上述材料对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有什么启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