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39

材料一:【绿色】6月14日,环保志愿者们走进贺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看见从抓料入口到焚烧、到达标排放,全程全自动封闭操作。这样的高科技让志愿者们打消了对焚烧厂污染环境的疑虑,对建设“无废城市”充满信心。“原来垃圾是这样变成宝的!”

材料二:【特色】近年来,八步区充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坚持以企业为龙头、基地为依托、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入实施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了以铺门镇为核心产区的一批直供粤港澳大湾区高品质蔬菜生产专业镇村。自从建立了蔬菜生产基地后,村民们种菜越来越有信心了。特色产业,给当地村民带去稳稳的幸福。

材料三:【发展】贺州在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中,敢于改革创新求突破,善于借力用力求发展,以规划、交通、产业、人才和服务“五个东融”为抓手,推动贺州全力东融持续跑出“加速度”。


(1)材料一体现了贺州坚持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坚持这一发展道路?
(2)发展特色产业,对促进贺州市脱贫攻坚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结合材料三,说说贺州市在全力东融中采取了哪些重要举措?
(4)在推进贺州市更高质量发展中,我们还需要克服哪些困难和挑战?
2020·广西贺州·中考真题
知识点: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在实践中学习的要求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学习了《道德与法治》“踏上强国之路”,阅读下表,请运用所学的核心观点分析材料,选出恰当的感悟填涂到对应题号的答题卡中。
A.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品质,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创新活力。
B.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C.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D.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题号我国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采取的新举措感悟
40多年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____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深圳经济特区靠着“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众多“中国改革第一”;一批又一批年轻人来到深圳,施展才华,实现创新梦想。____
中国绿色能源的发展是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通过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多种绿色能源,中国减少了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还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____
近年来,广西贺州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定位,敢于改革创新求突破,善于借力用力求发展,提出“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全力东融、加快发展”的要求,以规划、交通、产业、金融、人才和服务为抓手,推动贺州市全力东融持续跑出“加速度”。____

材料一:2019年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河源市市长叶梅芬接受采访时表示,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专项规划,“深河”地缘接近、优势互补,在对口帮扶中形成了区域协作协调发展的模式,不仅筹措资金,更打造产业,兴建项目和对接渠道相结合,补齐短板和发挥固有优势相促进,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人才,积极引进大湾区高效、科研院所到河源合作办学和设立研发机构,既扶贫更扶志、扶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民生帮扶、保障帮扶齐头并进,形成“深圳研发+河源生产”“深圳创新+河源产业化”的互利共赢模式。

材料二:自从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地设立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以来,港澳青年在这里的创业团队已达360多个,涉及互联网、金融、科技、生物、医学等多个领域,从业人员近4000人。未来,将联系国内外顶尖企业、科研机构以及高等院校,建立科研合作基地,推动研发,努力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三地之间优势互补,促进人才流动,制定全球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全方位吸引全球精英加入大湾区建设。


(1)结合材料一中的“深河”互利共赢模式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
(2)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为什么大湾区建设如此重视科技和人才?
(3)身处粤港澳大湾区,你将有怎样的职业梦想?为了实现你的职业梦想,你还需要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广东把产业扶贫放在重中之重,全省实施产业扶贫项目3.6万个,带动贫困户62.8万人,有效促进了贫困地区蔬菜、水果、茶叶、畜牧、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少地方的农产品出现了滞销卖难的情况。广东通过抓挂牌督战压实责任,运用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广东消费扶贫月网上行”等网络平台克服疫情影响,严格落实“四个不摘”等政策要求,不断推动稳定脱贫。通过网络直播带动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的创新之举,是疫情环境催生的应变之举,也是脱贫攻坚跟上时代潮流的标志之举,更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之举。

材料二   广东正聚焦互联互通强化基础支撑,着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基础设施“硬联通”和机制“软联通”,加快建设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三大重点合作平台,力争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等方面形成示范。在深圳,首批新基建项目共计95个,总投资4119亿元,包括5G网络、工业互联网、算力设施、智能交通等多个领域。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广东元素”丰富多样:光子透明芯片显示技术、4800万像素数字光场芯片技术,5G以及人工智能最新成果展示,一站式工业产品开发平台和一站式全球出海服务平台等。呈现的信息过多,没有重点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谈谈广东在疫情期间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发展韧性凸显的原因有哪些?
(3)作为青少年,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为广东的大发展尽一份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