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3
微塑料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从而损害健康.为了研究微塑料对人健康的影响,某同学查阅了相关文献,收集相关资料,对微塑料的摄入途径、体内运输、生物毒性和防治措施进行研学,他的研学记录单如下,请将该记录补充完整。
微塑料研学记录单
摄入
途径
(1)微塑料伴随食物进入人体,被吸收时,通过小肠绒毛内丰富的____进入血液。
(2)空气中的微塑料进入上呼吸道后,大部分能够通过咳嗽、打喷嚏以及擤鼻涕等方式排出,这是免疫的第____道防线在发挥作用。图中的球体代表肺内大小不同的肺泡,甲中8个小球体的总体积等于乙中1个球体的体积。少部分微塑料积累在肺部,通过甲进入血液的微塑料比乙多,其原因为______

体内
运输
(3)微塑料运往全身的部分路径如下:
①微塑料→小肠毛细血管→下腔静脉→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肺动脉……
②微塑料→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主动脉……
(供选结构:a.左心室,b.左心房,c.右心室,d.右心房)
生物
毒性
(4)某科研人员用不同浓度(____、0.15、1.5、15、150mg/kg)的微塑料处理小鼠,测量各组小鼠血液中尿素含量,结果如图,据图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大,血液中尿素的含量增加。其原因是微塑料影响了肾小球的功能,导致尿素滤过量____(填“增加”或者“减少”)。

防治
措施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措施属于生物防治的是____(单选)。
A.控制生产塑料制品       B.循环使用塑料制品
C.利用细菌降解塑料       D.用玻璃杯替代塑料杯
23-24八年级下·江苏南通·期中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小肠的结构特点血液循环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1)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②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______功能,导致他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体重变化不同,表现为______
④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______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2)吸气时,微塑料还会经过______(填某结构名称)进入肺,较大的微粒停留在此,影响了肺部的______功能,较小的颗粒还可以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进而到达人体其他器官如肝脏,导致肝细胞中的______结构损伤,从而影响肝细胞的能量释放。
(3)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
(1)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g/只)

20

每日饲喂不含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A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探究_________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②实验中甲组的作用_________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增长值均下降。根据所学,分析丙组小鼠体重下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消除微塑料A对小鼠机体造成的损伤,进行了小鼠的恢复饲养实验。若小肠绒毛出现数量多排列整齐的状态,则说明小鼠基本恢复正常。
(2)吸气时,微塑料还会经过呼吸道进入_________,较大的微粒停留在此,影响其气体交换功能,较小的颗粒还可以通过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壁进入_________进而到达人体其他器官。
(3)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_。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