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资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59
请阅读资料,并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2023年8月24日,日本核污染水开始排海。科学证明: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
这些放射性元素进入海洋生态系统后,对人类、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碳-14和碘-129,更加令人担忧的是碳-14的半衰期约5000 多年,碘-129的半衰期更长,这就意味着数代人将继续承受由核污染造成的风险。
这种核污染还可以通过水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层,借助雨水传播到全球每个角落,核污染物将被大量沉积在土壤和水体中,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环境污染。
(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它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岩石圈的表面和_______的大部。
(2)核污染物随着_______的延伸被逐渐积累,从而导致了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损害,许多海洋生物种群数量下降,一些物种甚至濒临灭绝,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_______
(3)在“海洋植物→虾→鱼→人”这条食物链中,核污染物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4)核污染物大量沉积在土壤中,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填器官)吸收进入植物体内,参与植物体内生命活动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
(5)请同学们结合以上资料从生物学的角度谈一谈,为什么很多国家极力反对日本核污染物排海? ________。(任答一点)
23-24七年级上·四川凉山·期末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物圈的范围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的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3年8月24日,日本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此外,根据东京电力公司此前公布的计划,到明年3月底为止,东电总共将对核污染水进行4轮排放,排放总量约为31200吨,占到目前核污染水总量的2.3%。有数据显示,在正式排污开始前,核污染水已存到了130万吨,要把核污染水全部排完,上述操作还将循环无数次,整个排污过程至少需要30年。核污水含有放射性物质,如被人类或其他生物体吸入,将长期残存体内。在海洋环境中,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被富集。人类一旦食用被污染的鱼类,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人体,可能对DNA产生影响,并造成基因损害。放射性物质还会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
材料二:“海绵公园”是指公园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能储水、渗水、净水;需要时会将储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能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和水污染的问题。
(1)核污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属于影响海洋生物的 ______(填“非生物因素”或“生物因素”)。
(2)日本政府指望依靠海洋的 ________能力来解决核污水的危害。在食物链“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食浮游动物鱼类→底层食鱼鱼类→顶层食鱼鱼类”中,生物体内放射性物质最多的是 ___________
(3)材料一中提到:“放射性物质还会蔓延全球海域,全球都将会有风险。”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4)海绵公园属于 _______生态系统,它能净化水质、蓄洪抗旱。公园里的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________
(5)若公园被有毒物质污染,则植物死亡后,其体内的有毒物质返回水体会造成二次污染,请据此给公园的管理者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