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资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0
资料分析:海陵岛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神前湾畔,公园总面积6.08平方公里,公园植物资源丰富,有红树林品种7种,主要品种是桐花树、白骨壤、秋茄等,以及鸟类189种、甲壳动物29种、鱼类25种。在全区的鸟类中,湿地鸟类数量最多的是鹭科鸟类、鸻鹬类、鸥类、雁鸭类,其次为秧鸡科鸟类、翠鸟科种类。鸻鹬类、鸥类、雁鸭类一般在冬季数量最多,它们大多是冬候鸟。由于本地浅海海产丰富,常海鸟在此觅食,它们时而停靠海边时而在空中飞翔,在红霞与红树林衬托下,呈现出一派和谐之美。
(1)海陵岛红树林具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属于_______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素有“______”之称。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2)桐花树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通过光合作用制造______,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淤泥中的微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冬季候鸟会在冬天飞往海陵岛过冬,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3)从结构层次来看,海陵岛红树林湿地国家公园中的鸟类比桐花树多了______
(4)水质会影响红树林生物的生活,它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_因素,该生态系统里各种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
(5)桐花树的果实形似辣椒,它是______(填“被子”或“裸子”)植物,有种子外有______包被。
23-24七年级上·广东江门·期末
知识点: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位于汕头市濠江区的苏埃湾红树林是一片天然次生红树林,面积两百多亩,树种以桐花树为主,是广东目前发现的面积最大、分布最广、保存较为完整的天然次生桐花树林。除了桐花树,还间杂有秋茄、木榄、黄槿、老鼠勒、假苿莉等植物。此外,水中有丰富的浮游植物,还有大面积的芦苇、水葱茳芏、香蒲等湿地植物群落,给成千上万的鸟类、鱼、虾、蟹、贝类等提供了栖息、觅食、繁衍的场所。每年往来苏埃湾红树林的鸟类多达数十万,有记录的野生鸟类就有百余种。除了常见的白鹭、苍鹭、海鸥等鸟类外,还有黑鹳、罗纹鸭、白尾海雕、黑脸琵鹭等珍稀动物。

(1)苏埃湾红树林具有净化水质和蓄洪抗旱的作用,属于_______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着生态平衡,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能力。芦苇是该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它制造的_______不仅供给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黑鹳拥有扁长的喙和细长的足,这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_______
(2)水质会影响红树林生物的生活,它属于生态因素中的_______因素,该生态系统里各种生物生活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
(3)鱼和白鹭的生物关系是_______关系,请写出一条包含白鹭在内的食物链:___________
(4)桐花树的果实形似辣椒,它是_______(填“被子”或“裸子”)植物。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