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资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89
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湖北宜昌市马泽江代表说:“我们将坚持以流域综合治理为抓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持强化磷污染综合治理,扎实推进碧水保卫战”。贵阳市杨恩兰代表说:“在保护土地方面,我们着重从农药管理发力。”
材料二:2023年3月12日,长沙市林业局发布消息,目前长沙形成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碳汇、多效益”的健康稳定森林生态系统,2022年全市森林蓄积量较前一年同比增长5%;已有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25个,总面积105万余亩;全市湿地保护面积28617.91公顷,保护率达71.88%……良好的自然生态让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在长沙安家落户。
(1)资料一中提到的“降碳”,可通过保护植被,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______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2)贵阳市杨恩兰代表说:“在保护土地方面,我们着重从农药管理发力。”因为农药残留可能会沿着______逐渐积累危及人类健康,也会污染环境。
(3)长沙市全市湿地保护面积28617.91公顷,保护率达71.88%,该类型生态系统被称为“_______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来越丰富,其______ 能力会随之增强。
(4)关于“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我们应该怎么做?_______。(请写出两点)
22-23八年级下·湖南长沙·期中
知识点: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积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和措施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相关资料,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西昌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邛海湿地是这座近百万人口城市的主要饮水源和许多动植物的家园。2022年2月2日,西昌一夜之间变得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十几年来实属罕见。大雪后邛海中束丝藻爆发,管理部门立即组织人工打捞,无果后有人建议投放硫酸铜清除藻类。此时市委市政府请来了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生物所的专家对邛海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最终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邛海水质很好,氮磷含量在正常范围值,不存在因蓝藻和绿藻的爆发而引起水华。束丝藻是一种喜好低温的藻类,除正常打捞外,不用做其他处理。果然,一周多之后,随着气温逐步升高,束丝藻与湖泊里的其他藻类如蓝藻类、硅藻类等生物恢复了往日的生态平衡,邛海的水又恢复了往日的清澈,呈现出一派盎然生机。

(1)若图二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______
(2)科学考察证明,束丝藻爆发的原因是______。邛海的水能恢复往日清澈的原因是生态系统具有______能力。
(3)邛海湿地动植物种类丰富 ,据统计有101种浮游藻类、366种维管植物、93种鸟类、20 种鱼类、9种两栖动物、91种昆虫、12种爬行动物等,这反映了生物多样性中______的多样性。
(4)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推进,西昌水域保护已经从邛海跨跃到安宁河流域,禁止生活与工业等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如果有毒物质进入图二水域,会随着食物 链和食物网积累,则积累量最多的生物是______
资料一:塑料作为人工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分子结构非常稳定,因其不会锈蚀、轻便等特点广泛被人们使用。但塑料很难被自然界中的细菌和真菌分解,因此塑料垃圾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资料二:塑料微粒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小碎片。塑料微粒已不仅在包括人类作为食物的贝类、食用鱼类的动物肠道组织中发现,在对食用鱼研究中也发现食用鱼肌肉中存在多种塑料微粒。
资料三:继2018年奥地利环境局和维也纳医科大学发现人类的粪便当中含有塑料微粒之后,2022年3月荷兰科学家又在《国际环境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在人体血液中首次发现塑料微粒的论文,引起广泛关注。荷兰科学家从22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身上采集了血液样本,研究后发现,有17人的血液中含有塑料微粒,概率高达77.2%,最小的塑料微粒直径在0.000508毫米,小到肉眼根本看不见。科学家们表示,塑料微粒进入血液会给人类身体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1)塑料属于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____________因素。(选填“非生物”或“生物”)
(2)资料一中提到的细菌和真菌常被称为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
(3)塑料微粒会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动,在富集作用下,人类将会累积大量的塑料微粒在体内,这些难以消化的小颗粒对人将产生难以预计的危害。
(4)上述材料体现了______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5)为减少塑料对环境的危害,减少塑料的使用和回收塑料垃圾迫在眉睫。根据贵阳市的垃圾分类标准,矿泉水瓶属于____________垃圾。
科普阅读
比安基岛位于北冰洋诺尔勒歇尔特群岛的海湾入口处,夏季温度通常在7℃左右,11~4月份天气最冷,温度大约在-30℃。岛屿由许多岩石堆积而成,岩石上没有灌木、也没有青草。夏季来临后,岩石上会长满苔藓植物,苔藓矮小、细弱、结构简单,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
旅鼠是一种小型的啮齿类动物,以苔藓为食,常年居住在北极,体形椭圆,腿短,耳朵小。毛上层为浅灰色或浅红褐色,下层颜色更浅,有的旅鼠在冬天时毛色变为全白,有利于保护自己。大量的旅鼠为北极狐提供了食物。但在这个岛屿上,北极熊却是最凶猛、力气最大的动物,北极狐、海豹和海象都可能成为它的美餐。
这个人迹罕至的北极小岛,现在却面临着全球变暖和有机污染物的威胁。PFOS是一种化工产品,应用在工业和生活领域。美国、日本每年生产的PFOS只有20%~30%在使用中消耗掉,其余70%~80%排入环境。PFOS污染大气、水和土壤后,会进入生物体内。动物繁殖实验发现PFOS会影响北极熊的生育能力,且每千克动物体内含有2毫克PFOS时动物就有可能死亡。加拿大科学家在北极狐和北极熊肝脏中已经发现了较高浓度的PFOS,如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2050年北极熊数量将减少30%以上。
(1)请写出比安基岛上一条完整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比安基岛这个生态系统中,文中没有提到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其在生物圈的作用是将________________,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3)由于PFOS难于分解并能沿着________不断积累,最终会在________体内发现最高浓度的 PFOS。
(4)在自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包括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_,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请举例说明旅鼠适应其生存环境的结构特征有________。(举一例即可)
(5)美国地质调查局的阿特伍德博士利用无线电项圈跟踪北极熊,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食物来源和繁育幼崽的数量,其中运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填写下列选项字母)。
A. 实验法                    B. 观察法                           C. 调查法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