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3 组卷145
“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国家战略,本质上是通过多种途径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我国沿海地区利用海洋资源发展的“藻-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海带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品,其结构上无根、茎、叶的分化,在分类中属于______植物。
(2)“藻-贝”共生养殖生态系统中,影响贝类生存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质等因素被称作______因素。
(3)科研人员监测了养殖区与非养殖区海水的相关指标(如图2所示),以判断该养殖模式的效果。
①据图知,该养殖模式可以显著______表层海水二氧化碳浓度。
②结合图1分析形成上述差异的原因:浮游植物和海带作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通过光合作用,把海洋中的二氧化碳合成为有机物;贝类食性广泛,通过滤食多种浮游生物和海带碎屑,促进有机物在食物链上的传递,也可增加碳的储存;此外,贝类利用碳酸盐构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不是有机物,所以基本不会被海洋中的分解者分解,从而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二氧化碳的释放。
(4)综上所述,“藻一贝”共生养殖模式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大气二氧化碳向海洋的扩散,从而助力实现“碳中和”。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减少二氧化碳释放的具体措施助力实现“碳中和”?_______(答1点即可)。
2023·陕西咸阳·二模
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藻类植物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