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92
2022年9月,全国部分学生参与了“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种植与“神舟十四”飞船问天实验舱“同款”的拟南芥、水稻种子,开展“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实验。

(1)10月12日的“天宫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水稻“小薇”(图1)。从一粒种子萌发并长成植株,实验柜为“小薇”种子的萌发提供了适宜的_______、一定的水分及充足的空气等条件。萌发时,种子的_______最先萌出,发育成根。
(2)航天员刘洋向我们展示了“小薇”叶的“吐水”现象。“小薇”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会通过_______作用散失。当实验柜中湿度过大时,部分水经叶缘特殊结构排出,形成“吐水”现象。“小薇”茁壮成长,其叶片利用水和_______制造有机物,并储存_______,供生命活动所需。
(3)12月4日“神舟十四”飞船返回地面,带回了完成生命周期实验后收获的水稻种子。图2为稻粒结构模式图,水稻种子中的营养物质贮存在_______中,科学家将对受过微重力作用的种子的营养物质及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研究。
(4)图3是地面参与种植的同学收到的“种植盒”,他们同步进行了“光照强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

①图4是同学们绘制的实验设计示意图,请在答题纸的方框内补充丙组装置______
②你认为该实验需要记录的检测指标是______
22-23七年级上·北京西城·期末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探究实验种子萌发的过程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0月12日,“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航天员重点介绍了在中国空间站开展水稻和拟南芥种植研究的情况。拟南芥代表双子叶、长日照、十字花科植物,很多蔬菜都属于十字花科;而水稻代表单子叶、短日照、禾本科植物,很多粮食类作物都属于禾本科。这些种植实验为建立太空稳定的生命支持系统提供了可靠数据。这也是国际上首次对水稻在空间站开展“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研究。相比于在地面,此次太空水稻出现了“方向乱”“吐水多”“开花晚”等“太空综合征”,生长速度也要慢得多。
材料二:2022年9月9日,在“天宫课堂”第三课开讲前一个月,全国部分学生参与了“天地共播一粒种”活动,在地面种植了与中国空间站“同款”的拟南芥、水稻种子,进行地面与天宫对照生长实验。本次种植观察活动持续至10月30日。
材料三:2022年12月4日,“神舟十四”飞船返回地面,带回了完成生命周期实验后收获的种子,科学家将对这些种子的营养物质及发育情况进行持续研究。地面参与种植的同学收到了“种植盒”,他们同步进行了“光照强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

(1)太空水稻出现了“太空综合征”,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2)拟南芥种子在天宫中萌发时,提供营养的结构是________;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________。拟南芥种子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_
(3)航天员向我们展示了太空水稻的“吐水”现象。水稻根部吸收的水分大部分会通过_________作用散失,当实验箱中湿度过大时,部分水经叶缘特殊结构排出,就形成了“吐水”现象。水稻根部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区。
(4)地面与天宫对照生长实验中,天宫中的拟南芥长得很慢,要想让天宫中的拟南芥长得快些,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5)图是同学们进行“光照强度对水稻生长的影响”实验时,绘制的实验设计示意图,丙组装置的条件应为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