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资料分析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21年3月,中国政府提出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该目标,主要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与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两方面入手。
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期,我国科研人员又通过电催化结合生物合成的方式,将二氧化碳高效合成了乙酸(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并进一步利用酵母菌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这两项技术如果能应用和推广,将助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人工合成淀粉的过程相当于绿色植物的______作用,植物进行该生理活动的细胞结构是______
(2)与材料中合成乙酸不同的是,传统制作食用醋利用的是______(填“乳酸杆菌”或“醋酸杆菌”)发酵,该生物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2021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近年来我国遭受了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当年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3)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______消耗二氧化碳,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______,通过反应式还知道植物对自然界还有哪些作用:
①为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______、②促进生物圈的______
(4)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主要是落实保护______多样性,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同时《生物安全法》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多种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______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5)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6)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需要人人参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么做?(请至少写出三种做法)
22-23八年级上·全国·单元测试
知识点: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实质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及其原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资料分析: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是“护自然,人人有责”,旨在号召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去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今年4月施行的《生物安全法》。
材料三:今年3月,我国遭受了近十年来的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今年春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1)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_________消耗二氧化碳,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_______,通过反应式还知道植物对自然界还有哪些作用:①为生物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__________、②促进生物圈的__________;另一方面需从能源结构、工业制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符合要求的措施或做法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主要是落实保护_____多样性,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同时《生物安全法》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多种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________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3)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我国为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写出一种)
资料分析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2021年的主题是“呵护自然,人人有责”,旨在号召国际社会团结合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智慧和力量。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在全球物种灭绝速度不断加快、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退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风险之际,人类当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共同保护生物多样性,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分析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2020年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中和。”
材料二:我国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体系越来越完善,如2021年4月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1年10月发布的《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材料三:2021年3月,我国遭受了近十年来的最强沙尘暴,此次沙尘暴起源于蒙古国戈壁荒漠。蒙古国因过度放牧导致土壤荒漠化,再加上当年春季气温较往年偏高5-8℃,导致干旱、大风,就此形成了超强沙尘暴。
(1)中国要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一方面应保护现有森林,并大力植树造林,利用绿色植物进行_____消耗二氧化碳,写出消耗二氧化碳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反应式还知道植物可以为动物和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另一方面需从能源结构、工业制造和个人生活等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请你提出一条符合要求的措施或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我国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的保护,最主要是落实保护_____________多样性,使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得到保护,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还规定加强对人类和多种珍稀动植物遗传资源的调查、管理与监督,这是从_____________多样性的角度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及生物安全。
(3)材料三中告诉我们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加速草场退化,造成土壤荒漠化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为减少沙尘暴的发生,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