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资料分析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97
资料分析题
通常人们认为:只有高等动物才能完成“通过拉绳来获取食物”这类非自然的高难度觅食操作。近来,科员人员用熊蜂做了相关研究,探讨低等动物能否完成同样操作。

(1)熊蜂属于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群体中有负责繁殖的蜂王和雄蜂,负责采集花粉、花蜜和喂食等其他工作的工蜂,它们具有明确的分工。因此,本实验应选取蜂群中的______来进行。
(2)实验装置如图1:透明玻璃台下有一蓝色假花,假花中央装有糖水。一根绳子与假花相连,绳子的另一端延伸至透明玻璃台外可被熊蜂接触。玻璃台下缝隙高度较小,熊蜂不能钻入,只能通过拉绳将假花拽到玻璃台边缘,才能成功取食喝到糖水。
①为保证实验效果,你认为必需要做的处理有______
a.实验前几天让熊蜂适应直接从假花中喝糖水
b.实验前2小时不喂食,使参与测试的熊蜂处于饥饿状态
c.每次实验中假花与玻璃台边缘的距离保持一致
②实验测试了82只熊蜂,有64只成功取食。每只成功的熊蜂再重复相同测试步骤,记录成功取食需要的时间,结果见图2。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次数的增加,成功取食需要的时间______。从行为获得途径看,后几次熊蜂成功取食是______行为、这种行为由______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利于熊蜂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
(3)实验过程中观察发现,在第一次成功拉动绳子之前,熊蜂的时间大部分用于试图钻入透明玻璃台下的缝隙接近糖水,简称“挤缝”。研究人员推测“挤缝”时熊蜂头向缝里挤,足向后蹬,才可能勾动绳子,也就是说“挤缝”行为是第一次成功拉绳的前提。研究人员利用图3装置,用一批______(填“经过”或“未经过”)测试的熊蜂进行实验。若结果为几乎没有熊蜂可以成功拉绳,说明上述推测正确。
21-22八年级下·广东茂名·期中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社会行为的特征和意义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动物的行为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中华蜜蜂(中蜂)和意大利蜂(意蜂)是我国常见的蜜蜂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在采集花粉、花蜜行为上的差异,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1)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等,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______。其中工蜂在蜂群中承担哺育、采集、守卫等工作,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工蜂完成这些工作属于______行为。
(2)工蜂的触角具有嗅觉感受器,对花粉、花蜜的气味敏感。当这类物质刺激触角时,口器会伸出,称为伸吻反应。为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以及不同采集蜂(含采粉蜂和非采粉蜂)对蔗糖的敏感性,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1:

有研究表明,与意蜂相比,中蜂更善于利用花小且分散、流蜜量少的零星蜜源,据此有人提出假设:中蜂对糖的敏感性高于意蜂。本实验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支持这个假设,判断依据是______
(3)为比较不同日龄意蜂学习能力的差异,科研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实验。
步骤一:将发育为成虫后6,12,18日龄的工蜂分别用糖水刺激触角,通过观察有无伸吻反应进行筛选。
步骤二:将选出的工蜂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训练:

每只工蜂训练四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第2~4次训练时,若工蜂在给予香叶醇气味刺激的3秒内发生伸吻反应,则表明训练成功。实验结果如图2:

①步骤一中,应______(填“保留”或“淘汰”)不能对糖水产生伸吻反应的个体。
②由图2可知,第1次训练时工蜂均未对香叶醇气味刺激表现出伸吻反应。第2~4次训练时,部分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刺激产生伸吻反应,说明这些工蜂形成了______(填“简单”或“复杂”)反射。实验结果表明,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学习效果随训练次数增加而加强。
③通常6日龄和12日龄工蜂主要负责巢内工作,18日龄工蜂主要从事采集花蜜等巢外工作。但在某些情况下,未达到18日龄的工蜂也有提前出巢采集的行为。图2显示,经过训练,12日龄的工蜂表现出______,说明这些工蜂具备了出巢采集的能力。
中华蜜蜂(中蜂)和意大利蜂(意蜂)是我国常见的蜜蜂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在采集花粉、花蜜行为上的差异,对生产实践有一定的意义。
(1)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等,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
______。其中工蜂在蜂群中承担哺育、采集、守卫等工作,从行为的获得途径看,工蜂完成这些工作属于
_______行为。
(2)工蜂的触角具有嗅觉感受器,对花粉、花蜜的气味敏感。当这类物质刺激触角时,口器会伸出,称为伸吻反应。为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以及不同采集蜂(含采粉蜂和非采粉蜂)对蔗糖的敏感性,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1.
   
有研究表明,与意蜂相比,中蜂更善于利用花小且分散、流蜜量少的零星蜜源,据此有人提出假设:中蜂对糖的敏感性高于意蜂。本实验的结果______(填“能”或“不能”),支持这个假设,判断依据是_______
(3)为比较不同日龄意蜂学习能力的差异,科研人员进行了进一步实验。
步骤一:将发育为成虫后6、12、18日龄的工蜂分别用糖水刺激触角,通过观察有无伸吻反应进行筛选。
步骤二:将选出的工蜂按照下图流程进行训练。

每只工蜂训练4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第2~4次训练时,若工蜂在给予香叶醇气味刺激的3秒内发生伸吻反应,则表明训练成功。实验结果如图2.
①步骤一中,应______(填“保留”或“淘汰”,不能对糖水产生伸吻反应的个体。
②由图2可知,第1次训练时工蜂均未对香叶醇气味刺激表现出伸吻反应。第2~4次训练时,部分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刺激产生伸吻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学习效果随训练次数增加而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③通常6日龄和12日龄工蜂主要负责巢内工作,18日龄工蜂主要从事采集花蜜等巢外工作。但在某些情况下,未达到18日龄的工蜂也有提前出巢采集的行为。图2显示,经过训练,12日龄的工蜂表现出______,说明这些工蜂具备了出巢采集的能力。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