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07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表示利用碗莲种子所做的探究实验(图中未提及的条件适宜且相同).

①图一中A组和B组所形成的的对照实验中,变量是____________
②如果只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是否有影响,应选择哪两组装置进行对照观察?______________
③五组实验结果说明碗莲种子萌发需要什么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保持二氧化碳浓度稳定)

实验原理:该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实验步骤:①取多套相同装置,分别调节天平平衡;②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将灯泡分别置于距装置10 厘米、20厘米、30厘米、40厘米等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每套装置指针偏转方向和格数。实验结果如上图二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水稻苗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③据实验结果,图二中的e点表示的生物学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f点指针偏转方向为______________
④若用此装置测定水稻幼苗的呼吸强度,需要对此装置进行________________处理。
2022·山东青岛·一模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及探究实验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探究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互联网+新农业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大棚内的温度、水分、二氧化碳等实时监控,为农作物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为研究不同光照强度下水稻的光合作用,某小组的同学将水稻幼苗固定于无底反应瓶中进行实验,实验装置如图一所示,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中1~6表示叶绿体、线粒体吸收或释放气体的过程;图四表示白天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夜间温度控制在20℃和30℃时,分别测得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使用二氧化碳缓冲液可以保持二氧化碳浓度稳定。图一实验装置中水稻苗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可使浮力增大,使天平指针发生偏转。
步骤一:取多套相同的装置,分别调节天平平衡;
步骤二:用100W的灯泡作为光源,将灯泡分别置于距装置10厘米、20厘米、30厘米、40厘米、50厘米、60厘米处,15分钟后观察并记录每套装置指针偏转格数;
步骤三:绘制如图二所示的实验结果曲线图。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若其他条件不变,在大棚种植调控中,应当选用图二中点_______对应的参数。
(2)f点与d点的指针偏转方向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
(3)在a点处,图三细胞内不存在的来源和去路是______________。此时,通过气孔向外界释放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_
(4)观察图四,对我们在农业生产中提高产量的启示为______________
菹草是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作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实验材料,效果非常明显。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进行了以下创新实验材料及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和2号。
第二步:在1号试管中放入1%碳酸氢钠溶液(可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不含气体)。再将两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新鲜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两支试管的底部。
第三步:将两支试管放在100W的灯泡下照射4分钟(试管接受光照强度相同)。
实验结果:

编号及试管中的液体

实验现象

1号试管:1%碳酸氢钠溶液+新鲜菹草叶片

有气泡,叶片上浮

2号试管:等量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

无气泡,叶片未上浮


(1)该实验为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前是否需要将植物暗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是”或“否”)。
(2)1号试管中的菹草叶片上浮的原因是:叶片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聚集在叶片的表面,浮力增大,叶片因而上浮。
(3)2号试管中无气泡,叶片未上浮,请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想继续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照,可以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号试管一样的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下,进行对照实验。
某生物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条件和原料,以东昌湖里的菹草(一种多年生沉水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第一步:取三支大小一致的试管,分别标为1号、2号和3号。
第二步:在1号、3号试管中分别放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碳酸氢钠溶液(注:碳酸氢钠溶液可以向环境中释放二氧化碳),在2号试管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
第三步:将三片形状、大小基本一致的菹草叶片分别放入三支试管的底部,如图所示。

第四步:将1号、2号试管放在100 W的灯泡下照射3~4分钟,3号试管置于暗处,观察并记录叶片是否有气泡(氧气)产生和叶片上浮的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管试管中的物体条件实验现象
1号1%碳酸氢钠溶液+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有气泡,叶片上浮
2号蒸馏水+新鲜菹草叶片灯光照射无气泡,叶片不上浮
3号1%碳酸氢钠溶液+新鲜菹草叶片黑暗无气泡,叶片不上浮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号和2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作为对照的是________号试管。该组实验说明____________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2)1号和3号试管组成的一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该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
(3)在以上实验探究的基础上,该活动小组利用1号试管又进行了光照强度与植物光合作用关系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
光源与试管的距离/厘米102030405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个65351561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植物和光源的距离的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成___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植物光合作用__________。因此菜农若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