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8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312属。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分别为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Rnpr.Maxim.)Harms]、蒙古黄芪(AstragalusmongholicusBunge.)、野大豆(GlycinesojaSieb.etZucc)和沙芦草(Agropyronmongo-licumKengvar. mongolicum);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6科261种、亚种,鱼类5科32种:昆虫114科660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
(1)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是具有一定的_________能力。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________的。
(2)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生物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
(3)刺五加、蒙古黄芪、野大豆和沙芦草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
(4)对于塞罕坝的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林业科学家通过给部分个体戴上卫星定位项圈,收集数据,分析并研究它们的活动范围和行为习惯,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
21-22七年级上·内蒙古赤峰·期末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及各成分的功能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千里松林”。从1863年塞罕坝开围放垦,随之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人用两代人的青春和汗水,营造起万顷林海,形成了国家一级旅游资源。
塞罕坝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维管植物659种,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
(1)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蛇、鹰等影响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
(2)在塞罕坝的“草→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和蛇的关系是______
(3)文中提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塞罕坝“营造起万顷林海”后“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这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4)历史上的塞罕坝森林茂密,鸟兽繁多,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一直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20世纪50年代,塞罕坝却由森林变为荒原,说明这种能力是______的。
(5)如果要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你在设计实验时要同时设置植物多的地区和植物少的地区进行实验探究,原因是______
地处内蒙古高原的塞罕坝,曾经由于过度采伐,土地日渐贫瘠,当地生态系统渐临崩溃。经过三代林场建设者们几十年艰苦奋斗,营造出112万亩森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据统计,塞罕坝林场现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其中兽类7种;鸟类39种;鱼类1种,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森林生态系统,每年可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净化水源1.37亿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释放氧气54.5万吨,可供199.2万人呼吸;林区空气负离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区高出5倍。与建场初期相比,塞罕坝及周边区域小气候得到有效改善:年无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风日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区空气湿度比林区外无林地高出50%据以上材料和插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森林生态系统早期由于人们的过度采伐,濒临崩溃,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是有一定限度的。
(2)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了_________的多样性。随着塞罕坝林场的恢复,生物资源更加丰富。由此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
(3)图一中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可构成一条食物链,请写出该食物链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在这条食物链中,获得能量最少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图二中[  ]____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各种动物作为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促进了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