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4 组卷716
酸雨(pH<5.6的雨雪,pH指溶液的酸碱度)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工业生产、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排放的酸性气体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为探究酸雨的危害,某科研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①配制pH为3、4、5、6的4组溶液,作为实验组以模拟酸雨;同时设置pH为7的对照组;
②选取生理状态相似的斑马鱼25条,测量呼吸频率;
③每组随机放入5条斑马鱼,每隔2分钟测1次呼吸频率。
④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

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呼吸频率影响统计图
(注:溶液的pH=7时,呈中性;pH<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
请回答问题。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步骤③中“每组随机放入5条斑马鱼”的目的是__________
(3)实验数据处理时,要取每组溶液中5条斑马鱼呼吸频率的__________值。
(4)分析图表可知,模拟酸雨对斑马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
(5)请提出一条减少酸雨危害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
2022·福建南平·一模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酸雨的危害,配制pH=3、pH=5的“模拟酸雨”,并展开一系列实验(注:pH指酸碱度,pH=7的溶液为中性,pH<7的溶液呈酸性,且值越小酸性越大)。
实验一:①取3个大培养皿,在底部垫上湿润的吸水纸,分别放20粒黄豆种子。
②在种子上覆盖潮湿的纱布,将培养皿放在温暖的地方,每天分别在纱布上淋几次等量的“模拟酸雨”或清水。观察并记录黄豆种子的发芽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该小组作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中,设置pH=7的清水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曲线图,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①取20只体型相同的果蝇幼虫,随机分为两组。
②两组果蝇幼虫分别滴加等量的清水和pH=5的“模拟酸雨”。观察两组果蝇幼虫的活动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实验现象实验前实验后
清水组活动正常活动正常
“模拟酸雨”组活动正常身体快速蜷曲、抽搐,最终死亡
(4)该实验步骤①取20只果蝇幼虫而不是1只进行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表中的实验结果,该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机动车尾气排放均是导致酸雨的原因。请提出一条减少酸雨危害的合理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