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174
花生中的蛋白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中的一些致敏蛋白限制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为研究如何降低花生中致敏蛋白的含量,研究者进行了相关实验。
(1)花生种子是由____________发育而来,其中蛋白质主要贮存在种子的____________中,为萌发提供营养。
(2)研究者根据种质情况将花生种子分为A、B两组,测定了不同温度下两组花生种子的发芽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8℃

10℃

30℃

41℃

A组

56%

72%

99%

94%

B组

4%

12%

32%

6%


①据表中数据,应选择A组种子在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后续萌发实验。
②推测B组种子发芽率低的原因可能是一些种子缺乏有活力的____________(填写结构名称)。
(3)Arah3是花生中一种主要的致敏蛋白,研究者检测了种子萌发过程中Arah3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可知,种子萌发过程中,Arah3在____________的作用下,____________。因此通过___________可降低花生的致敏性,这可作为改良花生蛋白品质的一种有效手段。
2020·北京·模拟预测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种子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与休眠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2004年,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汤普森等人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关于海洋水体和沉积物中塑料碎片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的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在被排放到环境中后,被界定为新污染物。一般来说,生活中已经广泛存在各式各样的塑料,如聚乙烯、聚苯乙烯等,这些化合物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被风吹日晒,虽不能被完全降解,但也是在逐渐变小,变成了比颗粒更小的微塑料。人类在富集的作用下,会累积大量的微塑料在体内,目前,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未可知。
某研究小组为了解微塑料的危害,以斑马鱼为实验对象,探究微塑料对斑马鱼成活率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选品种、发育状态和健康状况大致相同的斑马鱼幼鱼共140条,平均分成7组,分别放入不同浓度的微塑料溶液的培养皿中,28℃恒温培养,5天后统计幼鱼的成活率。
结果如下表:
组别ABCDEFG
微塑料溶液浓度(mg/L)00.1110100200500
成活率(%)100999078472918
(1)由题意可知,人类的活动会使环境受到污染,下列叙述中,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是______。
A.生物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B.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水青山
C.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D.过度捕捞和过度放牧
(2)探究微塑料对斑马鱼成活率影响的实验中,实验变量是______,实验所选用的品种、发育状态和健康状况大致相同的斑马鱼幼鱼,目的是控制_____,取20条斑马鱼而不是1条进行实验,是为了__________
(3)2022年3月,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液中检测到了微塑料污染。请你谈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防治微塑料污染?_____________(写1点即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