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12
某校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阅读资料时发现,18 世纪末,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了一个实验:让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枪管,生成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同学们对此实验感兴趣。
[实验猜想]
(1)猜想Ⅰ生成的气体是CO;猜想Ⅱ生成的气体是氢气;猜想Ⅲ生成的气体可能是_______
[探究设计]
   
(2)很多学生提出实验猜想I不可能成立,请你说出不成立的理由是________
(3)写出图中标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__:②_________
(4)根据实验设计图示分析实验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
(5)利用实验装置A~E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中观察到装置D中氧化铜由黑色变成红色,说明装置B中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_______(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6)实验观察到装置D中由黑变红和装置E中无水CuSO4变蓝,说明你的实验猜想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写出装置D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
(7)实验观察到装置B中的铁粉变成了黑色固体,写出B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8)若对装置D不加热,要收集到干燥纯净的该气体,可择收集装置F或装置G,干燥管a应连接_____________(填“b”、“c”、“d”、“e”)处。
18-19九年级下·贵州黔东南·阶段练习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万用瓶的使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Na2CO3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_____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
①氢气;②二氧化碳;③氢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溶液于反应装置A中,按如图1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中石灰水不变浑浊;C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①正确。

(1)反应装置A应选用图2中的_____(填写序号)。
(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1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案是_____
探究Ⅱ: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2CO3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Na+、CO32外,还有OH-
【作出猜想】可能是Na2CO3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实验2】按图3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I中缓慢产生气泡,H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CO32而不是Na+、OH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

(1)G中实验的作用是_____
(2)试剂X是_____
探究Ⅲ: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MgCO3
【实验3】取实验1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MgCO3.试剂Y及实验现象为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
工业废料石膏(CaSO4•2H2O)可以“变废为宝”,用于生产氧化钙、硫酸钾、电石(化学名称为碳化钙)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如下系列研究。
一、高纯CaO的制备
【资料一】
Ⅰ.石膏(CaSO4•2H2O)与碳粉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几种气态非金属氧化物。
Ⅱ.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同学用如图1装置制备CaO并验证石膏与焦炭高温反应的其他产物。

实验过程中发现:B中无水硫酸铜变蓝;C中产生__现象证明有SO2生成;装置__中无明显变化和装置F中__现象证明有CO2生成。写出石膏与碳粉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二、硫酸钾和电石的制备
乙同学模拟生产化肥硫酸钾和电石的流程如图2:

【资料二】CaO与C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和CO。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证明固体M中不含CaCO3的方法是____(写出实验的方法、现象)。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NH42SO4+2KCl═K2SO4↓+2NH4Cl,该反应能析出K2SO4晶体的原因是__
三、假设上述流程中制得的碳化钙(化学式为CaCx)固体中只含杂质CaO,乙小组同学为测定CaCx中x的值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三】CaCx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aO和CO2
步骤一:称取3.76g样品于图3所示石英管中(测定装置图如图3,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反应前缓缓通入空气,高温灼烧石英管中的样品至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测得丙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增重了4.4g。(玻璃纤维可防止固体粉末进入导管)
步骤二:将石英管内剩余固体全部转移到水中,加入足量碳酸钠溶液,经搅拌、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碳酸钙固体6克。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甲的作用是__。反应完全后继续缓缓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
(2)根据步骤一、二计算该样品中钙、碳、氧的质量比为___
计算确定CaCx的化学式(请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
(3)若碳酸钙未能完全干燥,则会导致CaCX中的x的值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