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67
(1)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择上述装置中___________(填标号);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干燥的氧气,装置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C→___________(填标号);连接装置时,发生装置的出气口应与装置C中_____________(填“a”或“b”)端相连。
②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突出优点是____________;将制得的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石灰石和盐酸制取一瓶CO2,验满后,将澄清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发现没有变浑浊。兴趣小组对这个异常现象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澄清石灰水为什么没有变浑浊?
【查阅资料]①CO2过量时,CaCO3沉淀会转化为可溶于水的Ca(HCO32
②AgCl不溶于稀硝酸
【提出猜想】I.石灰水已完全变质     _______.Ⅲ.CO2中混有HCl
【实验方案】兴趣小组用原药品继续制取CO2,并进行探究。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取少量澄清石灰水于试管中,加入_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猜想I不成立
2.将少量气体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__________猜想Ⅱ不成立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Ⅲ成立

19-20九年级上·山东济宁·期末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二氧化碳制取的综合考查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进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写出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提出问题)产生二氧化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猜想1:与稀盐酸的浓度有关;
猜想2:与酸的接触面积有关。
活动一:甲同学实验时用普通漏斗(如装置A),发现该装置不能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于是他把装置A改装成装置B,则装置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

(数据处理)甲同学获得的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编号盐酸浓度(均取20mL)大理石的形状(均取1g)二氧化碳的体积/mL(均收集前30s的气体)
4%块状40
6%块状65
(实验小结)从上述实验中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交流讨论)要验证猜想1除了比较相同时间内收集到的CO2的体积外,还可以__
活动二:为验证猜想2,乙同学按图Ⅰ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mL稀盐酸与固体充分接触,利用压强传感器测得锥形瓶内气压的变化情况,并绘制如图Ⅱ所示的曲线。

(实验分析)对比分析图Ⅱ中的点______(选填“a”“b”“c”或“d”)可知,两个锥形瓶内产生二氧化碳体积相等时,大理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的时间较短。
(实验结论)从乙同学所做的实验中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相同条件下,大理石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实验拓展)上述对比实验产生CO2的质量关系__
消防知识手册中指出,镁、钙、钠等活泼金属燃烧引发的火灾不能用CO2灭火,小明猜想以上活泼金属也能与CO2反应,于是他向化学老师要了一小块金属钠和相关的药品及仪器(如图所示),并按下列步骤进行实验探究。

(1)小明选择了图中部分装置来制取CO2,所需装置有_____(填序号)。
(2)小明同学将燃烧的钠迅速伸人盛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其中继续燃烧,反应结束后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附着白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黑色颗粒和白色物质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硝酸钡溶液呈中性。
②常见的含有钠元素的化合物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氧化钠(Na2O)过氧化钠(Na2O2)碳酸钠(Na2CO3)氢氧化钠(NaOH)
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白色固体白色固体
小红认为没有必要查阅NaOH的颜色,原因是_______
【作出猜想】小花认为黑色固体是炭,大家一致赞同。他们对白色固体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白色固体是
猜想2:白色固体是
猜想3:白色固体是________
【实验探究】小明对白色物质进行实验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方案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解;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白色物质是Na2O
方案2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解;向其中加入过量的Ba(NO3)2出现白色沉淀白色物质是______
②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评价】实验证明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方案1不正确,请结合方案2的结论分析方案1的不足是______
【得出结论】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