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5
(1)今天是化学实验室开放日,老师拿出两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固体和液体,他取少量试剂在试管中混合,立即产生一种无色气体,我们对此气体展开了一系列探究:
①此气体是什么物质?验证它的实验方案如下:
猜想与假设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此气体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此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__
②我想制取该气体,采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可选取如图甲中的 ______ (填序号)。

③如图乙装置收集该气体,气体由 _________ 端(填“a”或“b”)导入.
(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整理药品时,发现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未塞瓶塞,且试剂瓶口周围有一些白色固体,他们怀疑氢氧化钠已经变质,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查阅资料】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王、小李两同学分别设计了不同方案并加以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小王用pH试纸测溶液的pH溶液的pH>7说明氢氧化钠溶液没有变质
小李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A说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
(1)小李同学认为小王同学的结论不科学,其理由是 _________
(2)小李同学的实验中观察到实验现象A为 ___________
(3)小张同学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只是部分变质,于是对小李同学的实验进行如下改进: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目的是 _________ ,然后再向溶液中加入 __________ ,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
(4)小王同学在测定溶液pH实验中,由于紧张先将pH试纸润湿后再去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你认为他测出该溶液的pH会 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17·山东济宁·一模
知识点:氧气的制取中装置的选择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与pH的测定盐类参与的反应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中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 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资料] 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300℃时分解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论证] (1)小明依据__________________,提出猜想Ⅰ。
猜想Ⅰ:用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验证猜想Ⅰ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表,完成表中的空白处。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操作如下:将导管伸入液面下,用手紧握试管,观察到_________,松开后,有液体进入导管;
②加入过氧化钙,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一瓶气体。图示收集方法为______,能用该方法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____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加热过氧化钙可制取氧气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验证猜想Ⅱ是否正确的有关实验如下面表格。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乎看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中只收集到极少量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实验证明,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是_____________。(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小明参观某养鱼池时,好奇地发现农民向养鱼池撒一种叫做过氧化钙的淡黄色固体,用来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小明刚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于是他想可否用过氧化钙制取氧气。
【提出问题】过氧化钙可否用于制取氧气?
【查阅材料】部分内容如下:过氧化钙(CaO2)室温下稳定,在300℃时分解生成氧气,可做增氧剂、杀菌剂等。
【猜想与验证】
(1)小明依据上述材料,提出猜想Ⅰ:_____,然后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装置实验主要过程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于试管中,加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
③收集满一瓶气体。
④停止加热。熄灭酒精灯前,应_____
⑤检验气体。方法是_____
(2)小明联想到农民用过氧化钙增加鱼池中的含氧量,提出猜想Ⅱ。
猜想Ⅱ: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可制取氧气
①检验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过氧化钙和水后,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在导管口几
乎收集不到气体。该装置放置到第二天,集气瓶只收集到极少量
气体,振荡试管后仍有少量细小气泡缓慢放出。
【实验结论】不能用过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氧气。
【分析与反思】
①虽然没有快速收集到大量氧气,但由此实验现象,小明认为农民用过氧化钙做增氧剂的主要原因是_____
②小明希望对此实验进行改进,使该反应加快,你能帮他提出建议吗?你的合理建议:_____
以上建议是否可行,还需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
氧气、二氧化碳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这两种气体研究如下:
Ⅰ.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

(1)写出A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
(2)写出用KMnO4制取O2的化学反应符号或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装置中棉花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装置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图B所示的发生装置,该反应的符号或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该装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
(4)制二氧化碳也可选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装置中多孔隔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D所示的装置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将石灰石放在铜丝网中,该实验说明了铜________(填“能”或“不能”)和稀盐酸发生反应。
Ⅱ.氧气的收集及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①如图E所示的装置可以测定一段时间收集的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②如图F所示的装置说明了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该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
③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实验一:将收集满两种气体的试管同时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片刻后实验现象如右图所示,说明相同条件下SO2比CO2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
实验二:已知镁条可以在CO2中剧列燃烧: Mg+CO2MgO+C,试推测镁条在SO2中燃烧的现象为:剧烈燃烧,__________________
(2)氧气的收集
【实验1】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时停止收集,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当放置在集气瓶口带火星木条复燃后,继续收集40秒,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测定瓶中氧气的含量,重复实验3次。
实验数据:

实验1实验2实验3
氧气的体积分数(%)79.779.679.988.489.087.990.089.889.3
氧气的平均体积分数(%)79.788.489.7
数据分析:
①由实验1、2可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为提高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
②不考虑操作因素,实验3获得的氧气体积分数不能达到100%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