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58
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

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组同学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在实验室中欲制备、收集一瓶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制取气体。(提示:盐酸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硝酸银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试写出石灰石和稀盐酸发生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
③证明二氧化碳收集满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
(2)第二组同学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然后利用氧气测定某生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假设该生铁样品中只有铁和碳)。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E→B→C。
①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
②装置C的作用为 _____________ 。若实验前所取生铁样品的质量为2.5 g,实验后测得装置C的质量增加了0.22 g,则该生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③有同学提出,除了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C的质量变化,还可以通过测量反应前、后装置 _____ (选填如图某装置的序号)的质量变化,来计算该生铁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2018·山东济南·二模
知识点: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二氧化碳制取的综合考查工业炼铁的原理及装置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B 处盛放木炭。
Ⅰ.先在A 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 处加热,B、C 处没有明显变化;Ⅱ.待B 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B、C 处没有明显变化;Ⅲ.在 A 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Ⅰ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2)模拟工业炼铜:B 处盛放氧化铜粉末。
①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B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
②该实验必须处理尾气,在C装置后加一个酒精灯点燃尾气即可,尾气处理中体现了一氧化碳具有_______化学性质。
③实验结束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一氧化碳气体至装置冷却,目的是_______
④现有含杂质的氧化铜样品10g(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为测定该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列两组数据(假设澄清石灰水量足够,反应充分):

反应前氧化铜完全反应后
Ⅰ组试管和石灰水的质量为185g试管和瓶内物质的总质量为187.2g
Ⅱ组玻璃管和氧化铜样品的质量为57.9g玻璃管和玻璃管内物质的质量为57.1g
关于这两组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相关的字母)
A.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铜中氧元素的质量
B.利用这两组数据都可以计算出样品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
C.理论上C装置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与反应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
D.如果实验称量很准确,则玻璃管中固体减少的质量应等于C装置中石灰水增重的质量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