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50
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常温下能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在实验室,某同学先取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于烧杯中,再取一小块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蓝色滤渣,并对滤液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猜想假设】猜想一:Na2SO4; 猜想二:Na2SO4和NaOH;猜想三:____________;猜想四:Na2SO4、CuSO4和NaOH。
分析:小明认为猜想______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与验证】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仔细观察现象滤液为无色猜想______不成立
实验二向实验一所取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______________猜想二不成立
实验三常温下,再取少量滤液,测溶液酸碱度pH=7猜想_______成立

19-20九年级上·山东威海·期中
知识点: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盐类参与的反应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些食品的包装袋内,放有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的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为生石灰”。某同学对一袋久置空气中的干燥剂进行了探究。他先取部分久置干燥剂倒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得到白色固体和滤液。然后对滤液的酸碱性和白色固体的组成作了探究。
【实验探究一】探究滤液的酸碱性。
该同学测定了滤液的酸碱性,你认为该滤液应显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实验探究二】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
该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CaO、Ca(OH)2、CaCO3
他查阅有关资料得知:CaO是一种白色固体,俗称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热量。氢氧化钙微溶于水。
【分析判断】该同学认为该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
【实验操作】下面是该同学设计的进一步探究白色固体组成的实验方案。
(1)取少量白色固体,倒入适量水,充分搅拌、静置;
(2)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上层清液呈现______色,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另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______,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
【总结反思】
(1)只通过以上实验,另一同学认为还不能证明这袋久置于空气中的干燥剂中是否含有CaO。请你设计一个证明这袋干燥剂中含有较多量CaO的简易实验:______
(2)氧化钙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发现,不同物质在发生变化时,即使实验现象相同,其变化的实质也可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Ⅰ:在集气瓶底部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固体,再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瓶中,振荡。
实验Ⅱ:向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现象分析】上述两个实验过程中,U形管中液面均出现______(填“左高右低”或“左低右高”)现象,其中实验Ⅰ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实验Ⅱ发生了化学变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归纳总结】相同的实验现象既可以由物理变化引起,也可以由化学变化引起。
【拓展延伸】在探究白色固体的组成时,也需考虑相同现象是否存在着本质区别。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实验。
步骤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振荡,触摸试管外壁,没有感觉到放热现象,说明白色固体中没有______;还观察到试管底部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现象不足以证明碳酸钙的存在,其理由是______
步骤2:为进一步得出准确的结论,他们进行了下面所示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将步骤1试管中物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______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白色固体中含有______
(2)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钙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