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困难0.15 引用7 组卷1105
水产养殖的速效增氧剂“鱼浮灵”的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某化学研究小组对“鱼浮灵”的制备、成分测定及增氧原理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过氧碳酸钠有的双重性质;50℃开始分解。
②过氧碳酸钠在异丙醇(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较低。
Ⅰ.“鱼浮灵”的制备。
实验室用与稳定剂的混合溶液和30%的溶液反应制备过氧碳酸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反应温度不能超过20℃的原因是_____
(2)反应结束后,停止搅拌,向反应液中加入异丙醇,静置过滤、洗涤、干燥,获得过氧碳酸钠固体。加入异丙醇的目的_____
Ⅱ.“鱼浮灵”的成分测定。
【定性检测】检测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成分。
(3)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相关内容。
实验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
取样,加入粉末,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木条复燃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
__________溶液中含有

【定量研究】测定“鱼浮灵”中过氧碳酸钠的组成。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溶液,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碳酸钡()固体3.94g。
实验④:另称取相同质量的“鱼浮灵”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再逐滴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充分反应,消耗的质量为1.896g,该反应的原理是:

(4)计算确定过氧碳酸钠()的化学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Ⅲ.“鱼浮灵”的增氧原理。
研究小组通过测定常温下相同时间内水溶液中溶解氧的变化,探究分解速率的影响,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编号
试剂溶液固体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pH6.966.018.148.159.26
溶解氧(5.686.449.119.1210.97

(5)由实验②可知,常温下,过氧化氢水溶液呈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6)过氧碳酸钠可以速效增氧的原理是_____
2019·江苏无锡·中考真题
知识点: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溶液酸碱性及pH相关关系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碳酸氢钠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盐,化学小组对其进行了探究。

(一) 碳酸钠的制备
(1)NaHCO3可称为钠盐或碳酸氢盐,它是由______(填离子符号)构成,医疗上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提出问题】实验室中如何制取少量 NaHCO3
【查阅资料】材料一:侯氏制碱的原理:
材料二:研究发现,NaHC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Na2C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
【实验制备】根据侯氏制碱原理设计如图 1 所示装置制取 NaHCO3。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的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烘干得白色固体。
(2)烧杯中冰水的作用______
(3)能进一步确认该白色固体是 NaHCO3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取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该白色固体是 NaHCO3
b.取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并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若温度计示数下降,该白色固体是 NaHCO3
(4)如图 2 中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在 60℃后无数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性质探究】常温下,取一定量的 NaHCO3溶液于烧杯中,插入 pH 传感器,向烧杯中持续滴加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溶液的 pH 变为 6.68 时开始有无色气体产生。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 随时间变化如图 3 所示。
【交流反思】(5)根据本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
a.pH<6.68 时生成的无色气体为 CO2
b.从 0-30s,单位体积溶液中 H+数目不断增大
c.不能用 CaCl2溶液鉴别 Na2CO3和 NaHCO3溶液
(二)测定碳酸钠的含量
用上述工艺制得的纯碱中会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组装好如图仪器,并______
②称取 13.0g 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药品。
③称量装置 C 的质量。
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______
⑤再次称量装置 C 的总质量。
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实验分析】(1)如果没有 B 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D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3)经实验测定:C 装置(包含药品)在实验前、后的质量分别为 61.2g 和 65.6g,试计算该纯碱样品的纯度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精确到 0.1%)。
【实验反思】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用上述方法测量出的碳酸钠含量一直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鸡蛋主要由蛋壳、蛋壳膜、蛋白、蛋黄等几个部分组成,其中蛋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里面覆盖一层蛋壳膜。化学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蛋壳中的CaCO3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a、蛋壳经过科学检测其中含CaCO3的质量分数约为82%~85%,含蛋白质质量分数约14-17%。
b、蛋壳膜中蛋白质含量约为90%~93%。
c、Ba(OH)2是一种碱,化学性质与Ca(OH)2相似。
【设计方案】
方案一:用“灼烧法”,将该蛋壳放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并采集相关数据进行测定。
方案二:用“酸处理法”,将蛋壳与稀盐酸反应后再进行吸收转变为碳酸钡进行测量处理。
【进行实验】
方案一:称取12.0 g蛋壳研磨成粉末置于通风橱中,灼烧至质量不再减少,再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16 g。
方案二:用下图所示的连接实验装置,称取12 g蛋壳样品进行实验(假设其他成分均不与HCl反应,装置内试剂均足量。)

【实验步骤】
① 按上图连接好装置后,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 向B装置中加入蛋壳样品后,先通入一会儿空气;
③ 关闭K1,打开K2,向蛋壳样品中滴入10%的盐酸,直到__________为止;
④ 关闭K2,打开K1,再缓缓通入空气一会儿,至装置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⑤ 将装置C中的固液混合物进行过滤、__________、烘干后称量其质量;
⑥ 重复上述实验。     
【数据处理】
方案一:产生的CO2质量__________g,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方案二:重复3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
装置C中沉淀质量(/g)19.6819.7519.67
方案二:实验测得蛋壳中的CaCO3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已知:Mr(CaCO3):100          Mr(BaCO3):197)
【评价反思】
(1)方案二中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
(2)方案一测定值与科学检测的数据有较大误差,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