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44
小刚、小军、小红对一份久置的NaOH白色粉末的成分进行探究并测定其成分的含量。
(一)成分的确定:小红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

(1)在操作1中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在操作2中得到沉淀B,写出生成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小刚认为小红的这个方案有问题,不能证明含有NaOH,但只要稍加改进,就可以证明粉末中还含有NaOH,则小刚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小刚对小红的实验作了正确的改进后进行了实验,实验现象和小红的一致,由此确定固体中含有NaOH。
(二)各成分含量的测定:
小军同学利用电子天平做了如图2所示测定生成CO2的质量实验。

(1)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
(2)有同学提出按上述实验所测得试样中Na2CO3质量分数会偏小,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实验操作均正确).
(3)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NaOH部分变质或全部变质,与没有变质前的NaOH相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硫酸的量_____(填“相等”、“大于”或“小于”)。
2018·江苏淮安·一模
知识点: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开展下列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未观察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分别进行了以下实验。

(1)甲同学测定溶液pH的变化来证明反应发生
在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_(填字母)。
A.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B.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乙同学测混合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来证明反应发生
在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丙同学借助无色酚酞溶液来证明反应发生
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仍为无色。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酚酞外),大家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只有Na2SO4       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
【进行实验】
(4)为了进一步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某种试剂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一定量的______溶液。

有气泡产生

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5)同学们分析认为,欲证明猜想二正确,下列试剂中的______(填字母),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A.无色酚酞溶液B.锌粒
C.氯化钡溶液D.氧化铜
(6)另一化学兴趣小组隔了一段时间后用同一瓶氢氧化钠溶液再次做图3所示实验,在滴入稀硫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说明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变质,因此氢氧化钠溶液应密封保存。下列试剂中与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相同的是______(填“熟石灰”或“浓盐酸”)。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