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20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了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CO2,不完全燃烧生成CO;无水CuSO4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CO2、H2O;乙:CO、H2O;丙:NH3、CO2、H2O;丁:CO2、CO、H2O。
你认为______________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O2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下图所示装置:

(1)A、B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______________(填“能”或“否”)。
(2)实验中用纯净的O2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观察到A中无水CuSO4变蓝,B、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由此推断_____同学的猜想成立;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为避免有毒的CO污染环境,所以含碳元素的物质燃烧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20九年级上·广东阳江·期末
知识点: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一氧化碳的毒性及安全使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
【进行实验】
实验一:1756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容器里锻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二: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
实验三:在质量守恒定律的课堂教学中,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做了A、B、C三个实验,他们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1)实验一中若放入锡的质量为m克,密闭容器内氧气的质量为n克,则生成的氧化锡的质量可能______克(填序号)。
A.等于m+nB.大于m+nC.小于m+n
(2)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实验二中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______,氧化汞中汞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
(3)分析实验三中的三个实验
A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______
B实验结束后,天平指针指向______(填“左”“中间”或“右”),原因是______
C实验中,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棒两端分别绕上等长的粗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用酒精灯给a端铜丝加热1~2分钟。冷却后,观察到______,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4)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到的启示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______
【拓展迁移】利用如图装置对“蔗糖的组成”进行探究。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实验原理:蔗糖隔绝空气受热发生分解反应
   
【定性实验】
(5)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目的是______
(6)实验时观察到干冷的小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说明蔗糖中含有______元素。
(7)实验结束观察到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小组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验证。完成下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现象分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结论

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澄清

石灰水,往玻璃管中通入

氧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玻璃管中黑色

固体燃烧。

黑色固体是

单质碳

烧杯内______

______


【定量实验】
(8)用定量方法准确测量出34.2g蔗糖与足量氧气反应后生成52.8g二氧化碳和19.8g水,则34.2g蔗糖中氧元素质量为______g,蔗糖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最简整数比)。
【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