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101
我校兴趣小组几位同学,在学习了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后,对能产生二氧化碳的一些物质产生了兴趣。
其中几位同学对实验室的草酸【C2H2O4】产生了兴趣,她们请教老师得知:草酸的化学性质与碳酸相似。碳酸易分解,草酸在受热条件下也分解,仅生成三种氧化物。他们对此展开了探究:
(1)小倩首先根据草酸中含有________元素,可推测生成物中含有水。
(2)小倩对分解生成的其他产物进行猜测、验证:
【假设一】生成物中有二氧化碳
实验一: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实验现象是______,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小明据此判断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假设二】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
实验二:小芸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从而证明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

请回答:A装置中黑色固体粉末是______ (填化学式)。
(3)讨论交流:小芳认为,小芸的“实验二”不需要B装置也能够推断出生成物中含有一氧化碳,你是否支持小芳的观点:___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请说出你的理由:______。小芳认为,从环保的角度看,“实验二”装置有一个缺陷,请你指出该缺陷: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的四位男同学对学校角落的一堆石灰石产生了兴趣,他们想知道其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于是他们取来了一些石灰石,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每人进行了一次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1234
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
生成CO2的质量/g1.543.084.4m
①m的数值是__________
②请你协助他们计算这种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
18-19九年级上·江苏无锡·阶段练习
知识点: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我国高铁创造的中国速度令世界瞩目,某学习小组对高铁建设中的钢铁锈蚀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铁锈蚀与哪些因素有关。
【查阅资料】碳粉可加快铁的锈蚀,碳粉不与盐酸反应;氧化铁能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气体。
【设计实验】
实验一:定性探究铁锈蚀的因素
取四枚大小相同的洁净无锈铁钉分别放入试管,进行图1实验,现象如下表。
试管编号ABCD
一周后铁钉表面现象有一层铁锈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有较厚铁锈

(1)对比A、B、C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是与空气中的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
(2)得到无氧蒸馏水可采用煮沸的方法,是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3)对比A和D试管中实验现象,说明铁锈蚀快慢与_______有关。
(4)生活中铁制品易生锈而铝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是_______
实验二:定量探究影响铁锈蚀的因素
小组设计了图2装置,检查气密性,将5g铁粉和2g碳粉加入三颈烧瓶,t1时刻加入2mL饱和NaC1溶液后,再将一只装有5mL稀盐酸的注射器插到烧瓶上(此时没有推动注射器活塞),采集数据。
(5)据图3,说明铁生锈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t2~t3这段时间反应并未停止但温度却开始降低,原因是_______
(6)据图2、图4分析时刻后压强突然变大,原因是_______
实验三:测定部分生锈的铁粉中铁的含量
(7)连接如图5装置。取部分生锈的铁粉(铁和氧化铁的混合物)0.6g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体积为0.2L,已知该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根据以上数据,请计算该固体中铁的质量分数_______

(8)学习小组有同学提出:用这种方法测得的气体体积不够准确,可能会导致测定的铁的质量分数变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填序号)。
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铁与盐酸反应放热
c、生成的气体会部分滞留在锥形瓶中     d、没有扣掉加入的盐酸的体积
【反思评价】
(9)小丽同学猜测:铁锈蚀的快慢还可能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为判断该猜测是否正确,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小丽同学的猜想,简述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包括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
“圆梦”小组在查看饼千配料表时,发现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钠,而有些饼干的膨松剂含有碳酸氢铵。同学们深感好奇,碳酸氢铵不是一种肥料吗?怎么也可以做膨松剂呢?为此,他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
【查阅资料】
①NH4HCO3NH3↑+H2O+CO2↑;2NaHCO3Na2CO3+H2O+CO2
②通过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使食品中的氨气含量符合安全标准,且具有独特的香味。
任务一、初识膨松剂
(1)膨松剂能使食品变松软、蓬松。碳酸氢铵、碳酸氢钠常用作膨松剂,其原因是_______
任务二、比较膨松剂效果
步骤具体操作
称量10g面粉、0.5g碳酸氢钠置于蒸发皿中xg面粉、0.5g碳酸氢铵置于蒸发皿中
和面加入3 mL水,用玻璃棒搅拌,揉搓成面团,盖上表面皿
烘焙模拟烘焙过程,用酒精灯加热约3min,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

(2)表中x的值为_______。实验发现,加入碳酸氢铵的面团比加碳酸氢钠的更大更松软,其原因是_______
任务三、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
某品牌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氢铵,含有少量水分,其他辅料成分受热不分解。为测定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方案。
(B、C、D中药品均足量,碱石灰是NaOH与CaO的混合物)。

(3)①装置C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②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氮气冷却至室温再称量,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④甲同学说根据实验前后B装置的质量变化或C装置的质量变化均可测定该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含量,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_______
⑤小组同学测量B、C两个装置实验前后增重的质量分别是6.6g、1.7g。请根据④中你的判断,选择有效数据,计算该品牌膨松剂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_______。(写出计算步骤)
某市场惊现“金沙遗址”出土的同款黄金面具,经有关部门鉴定其是由锌铜合金(又称“假黄金”)仿制而成。鉴定的方法是什么?“假黄金”面具中各成分含量是多少?
对此,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任务一:鉴定该黄金面具的真假
(1)结合金属的化学性质,同学们设计了对应的三种不同化学方法进行鉴定,请帮助他们完善实验报告。(注:下述所有实验中用到的“该黄金面具”均简称“样品”)
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截取小块样品放在酒精灯上加热______该面具是假黄金
截取小块样品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
____________

任务二:测定该黄金面具中锌的含置
同学们认为通过任务一中的方案二可进一步定量分析样品中所含锌的质量分数。讨论后,设计了两套实验方案(所用装置如下)

实验一:通过测定生成氢气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先称量反应前装置总质量为m1g,再将试管内足量稀盐酸倒入烧杯内,待反应完全后,再次称量装置(含烧杯、试管及反应后的剩余物)总质量为m2g。
(2)倒入稀盐酸,烧杯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分析数据,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4)有同学认为通过该方法测得的锌含量偏高,其理由主要是______;该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他的方案是:将烧杯内反应后的剩余物经“______→洗涤→干燥→称量”,得固体剩余物的质量。
实验二:通过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
选择图2装置进行实验(已知该条件下氢气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I:连接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Ⅱ:向锥形瓶中加入5.0g样品,注射器中吸入25mL稀盐酸;
步骤Ⅲ:将稀盐酸平均分5次推入锥形瓶中:每次推入稀盐酸,待不再产生气泡后,记录收集气体的总体积(忽略其他因素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如下表。
次数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
收集气体的总体积/mL200400515x525
(5)检查甲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6)步骤I中连接仪器时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
(7)上表中的数据x=______
(8)分析数据,完全反应后生成氢气的体积为______mL。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