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2 组卷293
小明在做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实验时,发现生成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什么有刺激性气味?
【查阅资料】
(1)6H2SO4(浓)+2FeFe2(SO4)3+6H2O+3SO2
(2)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
【进行猜想】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生可能有二氧化硫
【实验探究】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将E中收集到的气体进行如图乙所示的爆鸣实验.       
(1)请帮助小明完成下表:


实验现象A中生成气体成分
B中品红溶液D中品红溶液爆鸣实验
实验一98%________ 不褪色无爆鸣声只有SO2
实验二45%稍有褪色不褪色有爆鸣声________
实验三25%________ 不褪色________ 只有H2
【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2)【实验结论】铁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可能不同,当硫酸溶液浓度达到足够大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有二氧化硫
【交流反思】
(1)写出实验三中铁与硫酸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 ,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爆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实验一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
【拓展延伸】小明又将A装置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改进,试分析:增加的导管下端伸入液面以下原因________ ,该导管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
2018·安徽滁州·一模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与酸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将玻璃罩内充满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如图A所示,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后,该小组同学用注射器从a处抽取气体,测定玻璃罩内气体的成分及其含量。
   
【查阅资料】
①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氧气。
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1L水大约能溶解1L二氧化碳气体。
③氢氧化钠的水溶液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其中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和碳酸钠,且碳酸钠易溶于水;氢氧化钠与氧气不反应。
【方案设计及实验】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玻璃罩内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方法1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1)将抽取出的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150mL的集气瓶中,在集气瓶外点燃红磷,将点燃的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瓶塞,此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2)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液体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125mL。
方法2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测量气体中氧气的含量。
(3)抽取150mL的气体,缓缓地从b处通入装置中.此时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实验结束后,c处气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集气瓶中排出液体的体积约为75mL。
【实验反思】
(5)通过对比,该小组同学发现,两种方法所得实验结果差距较大,其中实验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写“方法1”或“方法2”),其原因是______,其中实验结果更准确的方法所测得氧气约占气体总体积的_______%。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84消毒液和维生素C等相关药物均发挥重要作用。查阅资料:“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NaClO);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含有维生素C以及配料酒石酸和碳酸氢钠。
Ⅰ、工业上次氯酸钠和碳酸氢钠均能以食盐为原料制得,其工业流程如图1所示:

(1)收集气体A装置1必须保证气密性良好并在其周围严禁明火,其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①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反应③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Ⅱ、烘焙材料中也有碳酸氢钠,将碳酸氢钠放入图2装置中进行实验。对试管A中碳酸氢钠固体充分加热,出现的现象有:①试管A管口发现有小水珠;②试管B溶液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③试管A中有白色固体剩余。探究剩余白色固体成分。
查阅相关资料:①钠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②氧化钠为白色固体且溶于水能生成氢氧化钠,过氧化钠为淡黄色固体。
【提出猜想】猜想①:氧化钠;猜想②:氢氧化钠;猜想③:______;猜想④:氧化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验证】取充分加热后试管A中的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水溶解得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滴加少量______试剂______猜想③成立
步骤2加入______试剂______
【实验反思】烘焙中加入碳酸氢钠的作用:①防止面粉发酵酸性过强,做抗酸剂;②加热时做______
某Fe3O4样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Fe2O3和FeO其中的一种。为探究杂质的情况设计如下方案:
【实验设计】同学们称取了23.28 g该Fe3O4样品用图①进行了下列实验:

【实验分析】因探究思路不同,兴趣小组分成甲、乙、丙三个讨论小组。
甲组:
(1)该组同学欲通过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来计算确认该Fe3O4样品中的杂质。B中的最佳试剂是 _____ (填序号)。
①澄清石灰水 ②氢氧化钠浓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水
(2)上述实验过程中,CO的作用有 ___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CO气体作为反应物
②实验开始时,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③停止加热后,防止A中生成物被氧化
④停止加热后防止B中的溶液倒吸入A中
⑤对B中反应物起到一定的搅拌作用,便于CO2与反应液充分接触而反应
乙组:
(3)乙组同学认为B装置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会偏小而影响计算、分析,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 ;改进为在B装置后接一盛有 _________ (填试剂名称)的广口瓶的吸水装置,将B装置和该装置“捆绑”称量,从而减小误差。
丙组:
(4)丙组同学将B装置中液体改换为Ba(OH)2溶液,通过测量生成的 _________ (填化学式)沉淀的质量来计算求解。为了获得沉淀,该组同学需要进行的操作有过滤→ __________ →称量。
【查阅资料】
Fe2O3和CO反应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步进行的,先生成Fe3O4,再生成FeO(黑色),最后生成Fe;利用仪器测定并绘制成反应过程中A装置中玻璃管内的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曲线(见图②)。

(5)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6)确定该Fe3O4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_________ ,其中含Fe3O4的质量是 _____ g(不需要写出过程)(已知Fe3O4、FeO、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2.4%、77.8%、70.0%)。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