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4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一起对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活动与探究一】
如图是实验室自制汽水的配方。为了检验自制汽水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小燕和小苗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方案:

小燕:取汽水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苗:振荡汽水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以上两个方案中,我认为__________(填“小燕”或“小苗”)的方案正确。
【活动与探究二】铁和氧化铜中的一种或两种,小艺进行如下探究:有一包粉末可能含有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
观察到的现象有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有气泡产生
②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
③反应结束后试管中有固体
粉末中含有铁和氧化铜

2018九年级下·吉林长春·学业考试
知识点:二氧化碳与碱的反应及实验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碳酸根离子的验证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实验探究能力。
Ⅰ.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用此反应原理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 (选填小写字母).
(3)查阅资料:氧化铜可以用作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催化剂。现有一根洁净的铜丝,实验前先将其绕成螺旋状,再经加热处理。改进后发生装置如图G所示(已略去夹持装置)。
①铜丝绕成螺旋状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填序号)。
A 收集到更多的氧气 B 加快反应速率 C 没有影响
②与装置A比较,改进后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
Ⅱ.过氧化钠(Na2O2)是淡黄色固体,保存不当会变质而发白色。化学兴趣小组查得以下资料,对于过氧化钠变质的原理,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甲: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乙:2Na2O2 + 2H2O ═ 4NaOH + O2
为探究过氧化钠变质原理的合理性,开展以下实验:
【实验过程】
[实验1]取适量保存不当而变质发白色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化学兴趣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能得出“反应甲是造成过氧化钠变质的原因”的结论。理由是 ______________
[实验2]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探究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 ________________ 气体。方程式为 _________

(3)C中盛有浓硫酸,其作用是 __________
(4)在D中观察到 ______________ 现象时,说明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二氧化硫能否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进行实验探究,请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假设】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查阅资料】常温下,二氧化疏是一种无色气体,易溶于水。
【探究思路】
(1)判断物质间是否发生化学反应的根本依据是___________,观察到的可以作为判断依据的宏观现象有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沉淀等。
二氧化硫溶于水无明显现象,不能用观察的方法判断是否发生反应。
(2)【实验验证】A同学将二氧化疏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他认为,若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___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3)B同学认为A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B同学用紫色石蕊溶液将白色滤纸染成紫色,干燥后做成三朵紫色的小花,然后按下图进行实验,在(Ⅰ)(Ⅱ)(Ⅲ)中分别观察到变色和不变色的两种现象。B同学认为若(Ⅰ)和___________(填序号)中的紫色小花变红色,则证明假设成立。

【表达交流】
(4)C同学对B同学的实验方案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了一种酸”,其理由是___________
【形成结论】通过完善方案,补做实验,补做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疏能与水反应生成一种酸。
【拓展提升】
(5)对于无明显实验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本实验证明反应发生的角度是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B.通过检验生成其他物质证明反应发生

(6)A同学觉得SO2的性质与我们所学的CO2相似,猜想SO2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图课外实验,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B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C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S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________

【联系生活】
(7)SO2的产生主要来自含硫煤等的燃烧,会形成酸雨,请举出一种可以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