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24
呼吸面具中“氧气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Na2O2),使用后变成白色固体.某兴趣小组对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2Na2O2+2CO2=2Na2CO3+O2           2Na2O2+2H2O=2NaOH+O2
【提出猜想】根据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对白色固体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Ⅰ:氢氧化钠 猜想Ⅱ:_________ 猜想Ⅲ: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实验验证】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样品溶于水,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猜想Ⅲ正确

【得出结论】猜想Ⅲ成立.
【拓展应用】“氧气再生剂”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______
2017九年级·山东临沂·专题练习
知识点: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碳酸根离子的验证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化学小组对两瓶管道疏通剂进行探究。(A瓶未开封,B瓶用过且未盖紧瓶盖)。
【查阅资料】
①铝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偏铝酸钠):
②NaAlO2(偏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③NaAlO2不与BaCl2反应。
【活动一】查看标签(如图1),了解疏通剂
(1)该产品不能直接接触皮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该产品不能与洁厕剂(主要成分为盐酸)混用,否则会失效。其原因之一如图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模拟实验,探究疏通原理
Ⅰ:取3g铝粉与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铝粉完全反应,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3所示。
Ⅱ:某同学设计方案并用如图4所示的玻璃弯管模拟家庭下水道:先用动物脂肪和毛发堵在弯管处,再取A瓶一定量的固体,从左端管口加入,并用胶塞塞住弯管左端管口。
(3)该实验可能出现的现象为_____(填字母序号)。
A.用手触摸弯管,感觉到发烫
B.产生大量气泡,堵塞物变软后被冲出,落入烧杯中

   

【活动三】探究B瓶中固体物质的成分
取B瓶中固体(与活动二中所用的A瓶固体等量)做实验,并未观察到类似活动二的现象,同学们认为该瓶疏通剂已经变质。为探究B瓶中固体物质的成分,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1取B瓶中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没有气泡产生B瓶固体中不可能同时含有Al和
步骤2取B瓶中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产生气泡产生的气体中含 ,不含H2
步骤3把步骤2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再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然后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残余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残余气体不能被点燃
步骤4取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步骤1所得溶液呈碱性
【分析与讨论】
(4)步骤1的结论①处应填_________;步骤2、3的结论②处应填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认为B瓶中存在碳酸钠,请解释形成碳酸钠的原因是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再探】
(6)取适量步骤1所得溶液于试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观察到溶液变红。据此推断: B瓶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________,可能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7)使用管道疏通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小组同学建议厂家在标签上增加一个注意事项——“不可用于铝制管道的疏通”,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