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5 组卷178
为了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实验探究]甲、乙、丙三组同学用托盘天平分别称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

甲组乙组丙组




实验装置
⑴甲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大量_______;小气球先膨胀,冷却后变得更瘪;反应后冷却到室温称量,天平的指针_______(填:“向右”、“向左”或“不”)偏转。在该实验中,玻璃管上系一个小气球的目的是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⑵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变为________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⑶丙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后天平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
[实验反思]在探究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反应一定要在________装置中进行。
17-18九年级上·辽宁辽阳·期中
知识点: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某学习小组做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

(1)请写出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发现石棉网上的燃烧产物的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的质量小,其主导原因可能有_____.
A 燃烧增加了氧元素的质量     B 有部分白烟逸散在空气中     C 部分产物粘在坩埚钳上
故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关系时,如反应过程中有气体参加或生成,需要在____容器中进行。
(3)小红按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最终得出结论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填"<”、“>"或"=")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微观解释)从微观角度分析,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选填序号)。
①原子种类 ②分子种类 ③原子数目 ④分子质量 ⑤分子数目 ⑥原子质量
(4)小红结束图2实验后发现产物中还有一些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3N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呢?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为Mg3N2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结论
如图,取燃烧产物于烧杯B中,加入适量水,然后用大烧杯罩住小烧杯A和B
现象:_______
结论:燃烧产物中含Mg3N2
【反思与交流】
①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MgO却远多于Mg3N2,请给出合理的解释_____
②如果用图2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药品(足量)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结合注射器的刻度显示,最终测得氧气体积分数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注射器在本实验中还具备的优点为: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