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易0.85 引用1 组卷168
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CuO)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作用呢?于是进行了以下探究。
(1)【猜想】:
Ⅰ、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Ⅱ、氧化铜参与反应产生氧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Ⅲ、氧化铜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_______
【实验】
用天平称量0.2g氧化铜(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2)填写下表:
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______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

(3)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5)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过氧化氢在70℃以上会较快分解产生氧气。为了验证加热过氧化氢也可以产生氧气,同学们选择如图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产生大量气泡,但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______,同学分析原因后,采用了排水法收集气体,再检验,证明加热双氧水也可产生氧气。
16-17九年级上·湖北孝感·阶段练习
知识点: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验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关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探究实验。
【查阅资料】氨酸钾和氯化钾均可溶于水,二氧化锰和氧化铜(CuO)均难溶于水。
【实验一】同学们想探究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四次实验,分别记录了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氯酸钾质量/g二氧化锰质量/g收集时间/s
11515208
2157.5147
315563
4152.5108
【实验二】探究CuO是否可以催化氯酸钾分解。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了两次实验,分别记录了收集一瓶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数据如下表:
实验氯酸钾质量/gCuO质量/g收集时间/s
5150分解太慢,短时间内很难收集满一瓶
61554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一】可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若需要用12.6g氧酸钾快速制氧,则最好在实验前混入______g二氧化锰。
(2)同学们分析后认为,【实验二】不足以说明氧化铜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于是继续补充了以下实验:
步骤①:把“实验6”结束后试管中的剩余物放入水中充分溶解,过滤回收固体,把所得固体洗净、干燥、再______(填操作),发现固体的质量是______g;
步骤②:把步骤①中所得固体与______g氯酸钾混合后加热,发现收集一瓶氧气所需时间大约为40s;实验结果证明,CuO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3)“实验6”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4)对比“实验3”和“实验6”可知______
小明同学在做家庭实验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溅到妈妈刚刚切好的土豆丝上,发现土豆丝上立即冒气泡,这一现象激发了小明的探究欲望,请你帮助小明完成如下的探究。
【提出猜想】土豆丝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设计实验】设计并完成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1)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总结
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
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
但是______
土豆丝可作过
氧化氢分解的
催化剂
实验二向盛有5mL水的试管中加入土豆丝,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水和土豆丝不能放出氧气
实验三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
加入土豆丝,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______土豆丝能加快过氧化氢
的分解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反思】
(3)小艾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建议补充下面两个探究实验,最终完全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补充实验Ⅰ:在实验三前后,分别对土豆丝进行一次称量,其目的是______
补充实验Ⅱ:待实验三无气泡产生,______(填操作)。说明土豆丝的化学性质没变。
【实验结论】
(4)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知道了土豆丝可以作为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拓展延伸】
(5)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二氧化锰可以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C.所有的化学反应如果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