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18
一定条件下,CO与MgSO4反应会生成三种氧化物,其中气体氧化物是什么呢?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草酸钙(CaC2O4)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钙和一氧化碳;
(2)SO2、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_____
(2)实验开始时A、B装置中酒精灯与酒精喷灯的点燃顺序为 _____
①先点燃A中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B中的酒精喷灯
②先点燃B中的酒精喷灯,一段时间后,再点燃A中的酒精灯
(3)实验时观察到装置C中红色褪去,说明装置B中有 _____ 气体生成。
【问题讨论】
小梅根据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装置B中有CO2生成;小云认为在装置C、D间增加E、F装置方可证明有CO2生成,她改进的理由是 _____ ,其中F装置的作用是 _____ ,实验经过改进后,最终验证了有CO2生成.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实验反思】
小云对实验改进后,还发现该装置的一个明显不足之处是 _____
2016·江苏南京·一模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一氧化碳的可燃性污染性、可燃性尾气的处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为研究铝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先用砂纸打磨铝片和铜片,“打磨”的目的是______,然后再将打磨干净的铝片和铜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反应的现象。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小芳将打磨干净的铝片放入浓氯化铜溶液中,看到有大量气泡逸出,且在一段时间内气泡越来越快,经点燃能发出爆鸣声,说明生成的气体是______
(3)小芳在(2)实验中,还观察到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时还有“白色沉淀”这一异常现象出现。
【提出问题】铝片与浓氯化铜溶液反应出现的白色沉淀的组成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AlCl3为无色透明晶体或白色而微带浅黄色的固体,易溶于水和乙醇。
②CuCl为白色固体,不溶于水、乙醇:溶于浓盐酸且溶液变褐色;溶于浓氨水且溶液变蓝色。
【提出假设】。假设a: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CuCl:
假设b: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Cl3
假设c:该白色沉淀可能含有Al。
【设计实验】取白色沉淀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加入适量浓盐酸______
加入适量无水乙醇固体部分溶解
加入适量______固体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得出结论】由实验①可判断假设c不成立,再结合实验②和③可得出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______
【反思评价】为探究铝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CuCl的条件,小组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发现: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分两步:
请对生成CuCl的条件提出猜想______;设计实验证明猜想(写出实验方案、可能现象)______
化学兴趣小组对氯酸钾制取氧气进行了探究。
Ⅰ.探究分解反应中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兴趣小组取5份氯酸钾固体,每份2g。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类催化剂,加热反应,测定收集到所用的时间见下表。
实验序号
催化剂种类——(60目)(30目)KCl
所用时间(s)1704960117152

(1)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60目”和“30目”指两种颗粒大小不同的粉末(目数越高,颗粒越小)。由实验③、④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4)对比实验①与实验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
Ⅱ.探究反应的最佳质量比兴趣小组另取10份氯酸钾固体,每份2g,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反应,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与固体质量比的关系如图所示。

(5)利用此法制取氧气,的最佳质量比为__________
(6)质量比低于最佳比时,随着质量增多,反应越快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7)在催化剂的用量上,你对催化剂的新认识是__________
(8)每次实验结束后,拆装置时总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氯气,将加热后剩余固体中的分离并称量其质量,发现总小于加热前的质量。查阅资料后发现,一般认为混合物的反应过程如下:
第①步:
第②步:
第③步:
反应后剩余的质量小于反应加入的质量,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