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387
“微观﹣宏观﹣符号”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①甲是_____
②在氨气、金刚石和硫酸铜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_____
(2)根据如图2的信息填空:甲图中所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是_____,铝和氧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丙图所示粒子符号是_____
(3)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丙,三种物质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3,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_____
2016·江苏南京·一模
知识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离子符号的含义及书写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今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舆论热词。“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碳中和”是指将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通过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这部分碳排放,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地球上的生物圈、岩石圈、水圈及大气圈中交换,并随地球的运动循环不止的现象。
(1)以下措施不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是___。
A.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B.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C.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D.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以增加肥效
(2)“碳循环”和“碳中和”中的“碳”,含义___(填“相同”或"不相同")。后者指的是___。(填选项)
A.碳原子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D.活性炭
(3)有人认为碳循环过程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始终保持不变,你认为是否正确?___
(4)某研究机构发明了转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技术。
方法一: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和水,用甲醇生产人造纤维:
方法二: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后用作燃料。
这两种转化方法对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影响是:方法一___;方法二___。(填“增加”或“减少”或“不影响")
(5)将CO2作为资源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方法。以CO2和H2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2H6O和一种液态物质,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