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5
某小组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

【查阅资料】
通常状况下,1 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 约为5.6。
【提出问题】
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实验设计与操作】
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
(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 _______ 、(填K1或K2或K3,下同)关闭弹簧夹 _______ ,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闭K1,打开K2、K3。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计测得如下数据:
物质丁装置中溶液丙装置中溶液
pH6.505.60

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水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 _____ (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
(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 。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 _______
【结论与反思】
(5)由实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 _______ (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一条即可)
2016·广东潮州·一模
知识点: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一点改进的是___,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观察到气泡___冒出时,便可开始收集。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一组装置是___(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图E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另写一个优点:___
(4)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F铁丝燃烧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5)已知:一氧化氮(NO)是一种无色气体,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NO2)。为了证明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气体,某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其装置如下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B为一个用金属丝固定的干燥管,内装块状碳酸钙固体;E为一个空的蒸馏烧瓶;F是用于鼓入空气的双连打气球。(铜丝和金属丝都可以上下移动)
兴趣小组同学在确定装置气密性良好并装入药品后,进行了以下操作:先将装CaCO3的干燥管下移使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观察到装置C中石灰水变浑浊后,将铜丝下移使之与稀HNO3起反应。

①先让CaCO3与稀HNO3反应产生CO2的目的是___
②写出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③证明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NO的方法是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