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143
以下是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条件进行的探究。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①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的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①中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
②中x的值应为:________
(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数据如下:
由上表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相同条件下, __________ ,过氧化氢分解得越快。
(3)丙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某种因素的实验探究,通过________ 比较,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1)为探究催化剂的种类对氯酸钾分解速度的影响,甲同学设计了以下对比实验:①将3.0g氯酸钾与1.0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②将xg氯酸钾与1.0g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在相同的温度下,比较两组实验产生氧气的快慢
①中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中x的值应为:
(2)乙同学探究了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的某种因素,数据如下:
编号 | 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 过氧化氢溶液的浓度 | 二氧化锰的质量 | 相同时间内产生氧气的体积 |
① | 50.0g | 1% | 0.1g | 9mL |
② | 50.0g | 2% | 0.1g | 16mL |
③ | 50.0g | 4% | 0.1g | 31mL |
(3)丙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度某种因素的实验探究,通过
16-17九年级上·江西吉安·期末
类题推荐
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着后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请你一起参与下列探究。
活动一:了解“吹不灭”蜡烛的工作原理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交流讨论】
(1)“吹不灭”蜡烛中的打火石属于________ (填物质的类别)。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
活动二:探究打火石中金属的成分
【信息检索】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
【进行实验】为确定打火石中的该金属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结论】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
【实验反思】
(4)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活动三:寻找熄灭“吹不灭”蜡烛的方法
【交流讨论】
(5)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 ,其原理是________ 。
活动一:了解“吹不灭”蜡烛的工作原理
【查阅资料】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交流讨论】
(1)“吹不灭”蜡烛中的打火石属于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的原因是
活动二:探究打火石中金属的成分
【信息检索】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
【进行实验】为确定打火石中的该金属的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注: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金属性质的影响)。
(3)请完善下面表格。
实验 | 操作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1 |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 打火石呈银白色 | 该金属一定不是 |
2 |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
【实验结论】打火石中的金属是镁
【实验反思】
(4)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活动三:寻找熄灭“吹不灭”蜡烛的方法
【交流讨论】
(5)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再认识。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当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成分是______。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小?
【进行猜想】
(2)Ⅰ、装置漏气;
Ⅱ、________________ ,装置内氧气有剩余;
Ⅲ、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与交流】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定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猜测可能是:_______ (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它更容易燃烧,消耗氧气更多。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2)。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交流与反思】
(4)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______ 。
【实验探究2】
(5)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请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为_______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结论与反思】
(6)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铁粉、炭粉、氯化钠和_____ (填物质名称)进行实验,可较为快速地完成实验并减小实验误差。(空气不算)
【拓展延伸】
(7)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写出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
(1)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当冷却至室温后,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成分是______。
A.五氧化二磷 | B.主要成分为氧气 |
C.纯净的氮气 | D.主要成分为氮气的混合气体 |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该方法测出的氧气含量常常远低于21%。
【提出问题】用红磷燃烧的方法为什么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偏小?
【进行猜想】
(2)Ⅰ、装置漏气;
Ⅱ、
Ⅲ、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实验与交流】
(3)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红分别用过量的红磷和白磷进行该实验,用测定氧气浓度的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猜测可能是:
【实验探究1】小明根据铁生锈的原理,探究用铁能否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于是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2)。通过7天测得的数据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9.13%。【交流与反思】
(4)与用红磷燃烧的方法相比,用铁丝生锈的方法测定的主要优点是:
【实验探究2】
(5)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利用铁粉、炭粉、氯化钠等物质又进行了实验(装置如图3)。8分钟后测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前的体积 | 实验后的体积 | |
集气瓶内空气 | 烧杯内蒸馏水 | 烧杯内剩余蒸馏水 |
131mL | 90.0mL | 63.6mL |
【结论与反思】
(6)通过上述实验探究,选择铁粉、炭粉、氯化钠和
【拓展延伸】
(7)铜也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而锈蚀,生成铜绿【铜绿主要成分为Cu2(OH)2CO3】。写出生成铜绿的化学方程式
某同学帮助老师整理实验台时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液体,但标签丢失的试剂瓶。好奇的他用吸管取出少量于试管中,又信手滴加数滴碳酸钠溶液,试管中立即有白色沉淀产生。
(1)他认为,此“无名”液体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他所依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老师知道后建议,要想知道“无名”液体是什么,可以先从检验酸碱性开始,严谨而有顺序地展开实验。
该同学经过思考,做以下实验。
【实验一】
(2)完成并记录下来实验:
(3)从“实验结论”通过推理还可得出:“无名”液体中一定存在_____ (写符号)离子。
【实验二】
取少量“无名”液体于试管,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向其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实验分析】
(4)根据【实验二】,“无名”液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那么这种白色沉淀物是_____ (写化学式);
(5)再结合【实验一】的结论或推理,“无名”液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_____ 反应。
【思考与反思】
(6)通过以上实验与分析可知,该同学当初认为“无名”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明显是判断错了!实际上该同学当初用碳酸钠溶液与“无名”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
看来仅凭“好奇”、“信手滴加”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学探究。
(1)他认为,此“无名”液体一定是澄清石灰水。他所依据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老师知道后建议,要想知道“无名”液体是什么,可以先从检验酸碱性开始,严谨而有顺序地展开实验。
该同学经过思考,做以下实验。
【实验一】
(2)完成并记录下来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无名”液体显碱性。 |
【实验二】
取少量“无名”液体于试管,滴加稀硫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向其中不断滴加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消失。
【实验分析】
(4)根据【实验二】,“无名”液体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那么这种白色沉淀物是
(5)再结合【实验一】的结论或推理,“无名”液体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思考与反思】
(6)通过以上实验与分析可知,该同学当初认为“无名”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明显是判断错了!实际上该同学当初用碳酸钠溶液与“无名”液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看来仅凭“好奇”、“信手滴加”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科学探究。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