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170
下水管道往往容易沉积毛发、菜叶、渣滓等各类杂物,这些杂物造成的阻塞困扰了人们日常生活。现对两种不同成分的固态管道疏通剂的疏通效果进行探究。
品名管道疏通剂A管道疏通剂B
主要成分烧碱、过碳酸钠()、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烧碱、铝粉、氧化剂、表面活性剂
【探究疏通原理】
查阅资料:①固态管道疏通剂是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来腐蚀软化堵塞物,利用其他成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冲开管道内的腐蚀物等。②管道疏通剂A溶于水能产生氧气。
(1)疏通剂B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补全化学方程式)。
(2)疏通剂中的氧化剂有利于蛋白质水解,并能杀菌、除异味;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油脂分散,起到发泡作用,使堵塞物松散的目的是________,使油脂与氢氧化钠反应更充分。
(3)实验中发现疏通剂中的氢氧化钠在腐蚀堵塞物同时,还会溶于水并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加速放出气体。
(4)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管道疏通剂更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探究疏通效果】
小组同学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毛发(3根)、熔化后的猪油(2ml)、果皮(2片)、水垢(5g),贴上标签纸,再依次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5g疏通剂A和10mL水。另取4支试管加入疏通剂B做相同实验,观察现象;
实验12345678
待测物毛发猪油果皮水垢毛发猪油果皮水垢
疏通剂种类和质量疏通剂A             3.5g疏通剂B                   g
开始溶解的时间/min302560——4530100——
疏通效果:两种疏通剂对于毛发、猪油和果皮都有明显溶解效果,对水垢均没有明显溶解能力。
(5)实验加入疏通剂B的质量为________g。
(6)根据上述实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7)在使用管道疏通剂时需注意哪些事项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探究疏通剂改进】
(8)查阅资料得知当堵塞物中有较多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时,会形成灰白色蜂窝状难溶性堵塞物。同学们讨论得出可以使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管道进行疏通。
【反思与拓展】
(9)科研人员还在不断改进管道疏通剂的配方,对此你有何建议________
2024·辽宁营口·模拟预测
知识点:根据方程式推测化学式溶解时能量的变化碱的通性对比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时,发现制得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后产生的气体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
(1)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只以单质形式存在:
(2)氯气(Cl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3)氯气能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漂白作用,可使带颜色的溶液褪色。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该气体为O2;猜想二:该气体为C12;猜想三:该气体为______
【实验探究】
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小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A、B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A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B中A中带火星木条复燃,B 中淀粉碘化钾试纸不变色猜想①成立
2小岚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D两瓶气体,将带火星木条伸入C中,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伸入D中C中带火星木条复燃,D 中淀粉碘化钾试纸_____猜想三成立
【反思与评价】
(1)小涛认为小丽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
(2)除了闻该气体气味和上述方法外,还可用其他的方法检验Cl2的存在,该方法是____
【拓展应用】
(1)若取氯酸钾和二氢化锰混合加热后的少量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滤液成紫红色,该现象说明反应还生成了__________(填化学式)。
(2)MnO2不仅能作催化剂还可以作反应物,实验室通常用MnO2与浓盐酸共热制取C12。请完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下水管道往往容易沉积毛发、菜叶、渣滓等各类杂物,这些杂物造成的阻塞困扰了人们日常生活。现对两种不同成分的固态管道疏通剂的疏通效果进行探究。
品名管道疏通剂A管道疏通剂B
主要成分烧碱、过碳酸钠()、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烧碱、铝粉、氧化剂、表面活性剂
【探究疏通原理】
查阅资料:①固态管道疏通剂是利用氢氧化钠的腐蚀性来腐蚀软化堵塞物,利用其他成分反应产生的气体冲开管道内的腐蚀物等。②管道疏通剂A溶于水能产生氧气。
(1)疏通剂B中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补全化学方程式)。
(2)疏通剂中的氧化剂有利于蛋白质水解,并能杀菌、除异味;表面活性剂可以使油脂分散,起到发泡作用,使堵塞物松散的目的是________,使油脂与氢氧化钠反应更充分。
(3)实验中发现疏通剂中的氢氧化钠在腐蚀堵塞物同时,还会溶于水并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加速放出气体。
(4)从安全角度分析哪种管道疏通剂更好?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探究疏通效果】
小组同学取4支试管,分别加入毛发(3根)、熔化后的猪油(2ml)、果皮(2片)、水垢(5g),贴上标签纸,再依次向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5g疏通剂A和10mL水。另取4支试管加入疏通剂B做相同实验,观察现象;
实验12345678
待测物毛发猪油果皮水垢毛发猪油果皮水垢
疏通剂种类和质量疏通剂A             3.5g疏通剂B                   g
开始溶解的时间/min302560——4530100——
疏通效果:两种疏通剂对于毛发、猪油和果皮都有明显溶解效果,对水垢均没有明显溶解能力。
(5)实验加入疏通剂B的质量为________g。
(6)根据上述实验,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7)在使用管道疏通剂时需注意哪些事项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探究疏通剂改进】
(8)查阅资料得知当堵塞物中有较多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时,会形成灰白色蜂窝状难溶性堵塞物。同学们讨论得出可以使用________(填物质名称)对管道进行疏通。
【反思与拓展】
(9)科研人员还在不断改进管道疏通剂的配方,对此你有何建议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试验物质的导电性。
【进行实验】分别试验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饱和氢氧化钙溶液、蒸馏水和乙醇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使用的电极是石墨电极。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知,上述物质中,蒸馏水和_____不导电。
【分析现象】在试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导电性时,观察到的现象为:灯泡发光,插入溶液的两个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溶液的温度, 反应前为25℃,反应后为29℃。

(1)灯泡发光,是因为氢氧化钙在水中解离出_____(填粒子符号)。
(2)插入溶液的两个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是因为发生了电解水的反应,对于该反应,氢氧化钙所起的作用是增强_____
(3)甲同学认为溶液中出现的白色浑浊是氢氧化钙。通电后,如果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析出氢氧化钙固体,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一点)。
【提出猜想】乙同学仔细观察,发现插入溶液的两个电极中,有一个电极附近出现较多的白色浑浊,于是猜想白色浑浊中有碳酸钙。他的理由是:电解水时,与电源_____极相连的电极附近产生的_____与石墨电极中的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进一步反应生成碳酸钙。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该小组同学将试验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导电性后得到的浑浊液体倒入密闭容器中,通过注射器注入足量稀盐酸,利用二氧化碳传感器测量装置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测量结果如图。

【分析图像】请根据图像说明白色浑浊中有碳酸钙的理由_____,并写出与该理由对应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阅资料】试验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时发生的都是电解水的反应,试验稀盐酸的导电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H2↑+_____↑。
【拓展延伸】若在试验稀盐酸、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的导电性时,都使用铂电极,都通电一段时间,反应后都恢复至室温,溶液的pH 变化为:稀盐酸_____,稀硫酸_____,稀氢氧化钠溶液_____(此三空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