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填空与简答-填空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6
盐碱地本来不适合种植粮食,而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出的“海水稻”,攻克了这一难题。“海水稻”中含硒量是普通水稻的7.2倍,适宜生长的盐碱地pH的范围是8.0-9.2,盐碱地可能含有Na+、Ca2+,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稻”中富含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如下图是硒原子结构示意图,推测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____周期,下列与硒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_

(2)化肥对粮食的增产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氮肥生产往往要先制取氨气,如图是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制氨的微现示意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结合盐碱地含有的离子,写出导致盐碱地呈碱性的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
(4)海水稻生长中出现叶黄现象,结合盐碱地的pH情况,应该给海水稻施用的化肥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序号)。
A.KClB.NH4NO3C.KNO3D.NH4HCO3
2024·四川泸州·二模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子结构示意图含义及应用最外层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及性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自然界中的“碳”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变化,对于生态环境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CO2)越来越多,近一半存留在大气层,其它被陆地和海洋吸收。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4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到2050年,4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1所示。
CO2的吸收是碳封存的首要环节,常选用氢氧化钠、氨水、一乙醇胺等作吸收剂。在研究膜吸收法吸收CO2时,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比较了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3种吸收剂对烟气中CO2的脱除效果,其结果如图2所示。

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的担当。实现碳中和人人有责,让我们从衣食住行点滴做起,节约能源,低碳生活。依据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所谓低碳生活是指减少______的排放。自然界碳的循环中,CO2释放主要来源于______,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自然界中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是______
(2)过量的CO2进入海洋生成碳酸,使海洋酸化,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由图1可知,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率最大的途径是______,下列举措能从根本上达到目的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天然气采暖       B.使用乙醇汽油       C.光伏发电       D.植树造林
(4)对比图2中三条曲线,得出CO2脱除率的结论是______。在该实验中,从控制变量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使用______的一乙醇胺、二乙醇胺、氨基乙酸钾等吸收剂。
(5)请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若在家中制取CO2,应选取下列哪两种物质来获得CO2______(写出一种组合即可)。
A.柠檬汁       B.食醋       C.白酒       D.玻璃       E.鸡蛋壳       F.苏打粉(主要成分为碳酸钠)
(6)实现碳中和,请说说你在校园中的低碳行为: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