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246
牙膏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某化学兴趣小组围绕牙膏展开探究。
活动一:认识口腔环境
正常唾液的pH为6.6~7.1,若pH<5.5时会造成牙齿脱矿,使牙釉质疏松软化、耐磨性降低。
(1)小王取餐后唾液样品,用pH计测得其pH为5.3,小王的餐后唾液______(填“会”或“不会”)造成牙齿脱矿。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______(填元素名称),它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能修复牙齿表面的细微空洞,促进牙齿矿化。
(3)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经微生物发酵会产生乳酸(C3H6O3)。常温下,乳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在水中能解离出氢离子(H+)和乳酸根离子()。

①碳酸氢钠可用作牙膏中的酸碱度调节剂,小王将碳酸氢钠固体与乳酸溶液混合,有气泡冒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向一定量乳酸溶液中不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测得溶液pH变化如图所示。请从微观角度用文字描述该反应的实质:______
活动二:探究牙膏组成
某含氟牙膏的部分信息如图1,所示。

(4)单氟磷酸钠的化学式是Na2PO3F,其中F元素的化合价为-1,则P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5)小张设计方案测定该牙膏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装置见图2,装置内空气中的CO2忽略不计,A、C、D中药品均过量)。
【实验步骤】
a.按如图2连接好装置后,小王发现装置______(填字母)处有明显错误;
b.重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在B中加入ag牙膏样品;
d.关闭K1,打开K2,向牙膏样品中滴入盐酸,至B中无气泡产生时,关闭K2
e.打开K1,缓缓通入空气,至C中不再产生沉淀为止;
f.将C中的固液混合物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质量为bg。
【交流与讨论】
(6)①小张测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用a、b表示)。
②若缺少步骤e,会导致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③步骤f中判断固体已洗涤干净的方法及现象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______,观察到______,说明固体已洗净。
【反思与拓展】
④小王提出“盐酸具有挥发性,会导致生成的CO2中混有HCl,使碳酸钙质量分数测定结果不准确,应在装置B和C之间接一个装有足量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请你评价小王的方案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______
⑤受条件所限,本实验仅对牙膏中的摩擦剂进行了探究,牙膏中的其它成分也可能干扰碳酸钙的测定,期待同学们继续思考和研究。
2024·江苏南京·一模
知识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化合价代数和的计算与应用盐类参与的反应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炼铁与国家的建设、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某小组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主题进行项目式学习,实验装置如下图:
   
FeFe2O3Fe3O4FeO
颜色黑色红色黑色黑色
磁性
【查阅资料】1.Fe2O3被一氧化碳还原转化为铁的具体过程是:
Fe2O3Fe3O4FeOFe
2.铁粉和铁的氧化物的颜色和磁性如右上表格
【任务一】认识实验中的现象和反应
(1)可以说明该反应已经开始进行的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过程中在700℃-80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任务二】认识实验中的安全和环保
(3)点燃酒精喷灯前先通一段时间一氧化碳的目的是___________
(4)点燃尾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
【任务三】认识实验中的质量变化
(5)小组某成员的实验计划是:实验一段时间后称量盛有氧化铁玻璃管前后质量差为m1,称量盛有石灰水的烧杯前后的质量差为m2(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①则理论值m1和m2的大小关系是m1___________m2(填>、<或=)。实验后发现测出m2的数据有较大误差;②若大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③若小于理论值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任务四】探究物质的成分
(6)请在方框中画出反应过程中,A处导管内存在的气体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7)小组同学为探究反应一段时间后固体生成物的成分,通过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写出步骤和现象),确定了生成物中有铁单质。
(8)小组成员又提出一方案:若能测出固体生成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若___________(填取值范围),则也可以确定生成物中一定有铁单质。
化学兴趣小组开展“还原氧化铁”相关实验探究。
【探究1】探究焦炭粉还原氧化铁的气体生成物。
查阅资料:新鲜的鸡血遇一氧化碳由暗红色变为樱桃红色。

如图所示,甲组同学在硬质玻璃管中加入氧化铁粉末和焦炭粉,打开K1、K2,通入一会儿氮气后,关闭K1,在K2连接的导管上方套一个气球,点燃酒精喷灯。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__生成。
(2)反应结束后关闭K2,取下气球,将其中的气体通入新鲜的鸡血中,观察到_______,证明有一氧化碳生成。
(3)结合上述分析,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写一个)。
(4)相较于直形导管,图1中选用球形导管的优点是_______
【探究2】探究焦炭粉和活性炭粉还原氧化铁的效率。
乙组同学利用图装置(已关闭K2),称量两份质量相同的氧化铁粉末,分别与足量的焦炭粉和活性炭粉混合进行反应,记录固体完全变黑的时间为t1和t2,并用一氧化碳传感器测得装置内一氧化碳的含量(1ppm=lmg/L)如图所示。

(5)乙组同学发现t1>t2,由此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
(6)乙组同学从环保角度考虑,认为活性炭粉和氧化铁反应更合适,请结合图解释其原因:____
(7)图中100s~300s之间一氧化碳含的变化趋势明显不同,150s后曲线Ⅰ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含量有明显的上升,原因可能是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