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3 组卷343
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草酸亚铁晶体()分解的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白色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会变成蓝色晶体。
②碱石灰的成分为的固体混合物。
【猜想】草酸亚铁晶体分解会产生三种气体。
【实验方案】按照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猜想(夹持装置部分未画出)。

【问题讨论】
(1)实验开始前需要先鼓入一段时间的氮气,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
【结果分析】       
(3)定性分析:
①证明分解产物中存在的现象是______
②小明认为应增加装置,则装置应放在______两个装置之间,若观察到装置的现象______,则证明草酸亚铁晶体分解有水生成。
【反思评价】
(4)从环保角度考虑,装置后明显缺少尾气处理装置,下列装置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B.C.D.

(5)文献显示:(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受热分解时,固体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写出加热到400℃时,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②根据图象,若有在敞口环境中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物质,则该固体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024·安徽马鞍山·一模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二氧化碳的检验、验满及净化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装置的作用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因发现青蒿素而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屠呦呦还发现了双青蒿素。查阅资料可知,双青蒿素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为测定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
【设计实验】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图一所示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将7.1g双青蒿素放在装置C的玻璃管中,燃烧至无固体灰分残留。
(1)装置A、B中盛放的试剂分别是______(填序号)。
①足量NaOH溶液、足量浓硫酸             ②足量浓硫酸、足量NaOH溶液
(2)装置F可吸收从装置E的气流中带出来的少量水蒸气,生石灰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记录数据】加热前,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前的质量)。双青蒿素完全反应后,停止加热,继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再次称量装置D的质量、装置E和F的总质量(反应后的质量)。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装置反应前的质量/g反应后的质量/g
D74.780.1
E和F80.396.8
【实验结论】(3)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双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
【拓展分析】(4)双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原子的个数比是______
【实验反思】(5)实验过程中加热前要先通入空气一段时间,该操作的作用是______
(6)有同学建议,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需要在装置C和D之间增加图二所示的装置,其目的是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