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28
已知Mg能在CO2中燃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Na的金属活动性比Mg强,说明Na也能在CO2中燃烧。为了验证,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①金属钠性质活泼,常温下,金属钠极易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氧化钠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钠还可以与水剧烈反应,放出氢气。
②Na2CO3溶液显碱性;CaCl2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一】
步骤1:打开活塞,让A装置中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B、C,收集一瓶纯净的CO2气体。
步骤2: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钠在CO2中继续燃烧,发光放热,冷却后观察到瓶内附着黑色颗粒,并粘附着白色物质。
【问题讨论】
(1)为获得纯净的CO2,可利用装置B除去CO2中混有的_______;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
(2)步骤2中生成的黑色固体成分是_______
【初步结论】Na能在CO2中燃烧。
【提出问题】白色物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3)猜想一:氧化钠;猜想二:碳酸钠;猜想三: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猜想四:氢氧化钠。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猜想四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实验探究二】对白色物质是什么进行实验探究,方案设计如下:
方案1: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氧化钠。
方案2: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溶液中有气泡冒出。结论:白色物质中一定有______。
方案3:取该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振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再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反思与评价】
(4)甲同学思考后提出方案1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
(5)请将方案2结论补充完整:_______。(填化学式)
(6)方案3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
【实验结论】
(7)综上所述,你认为猜想_______成立。
(8)请写出Na在CO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022九年级·安徽·专题练习
知识点: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设计实验探究物质的成分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在学习了常见的酸和碱后,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围绕“酸碱中和反应”,在老师引导下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实验探究】将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三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1)测定溶液的pH变化,甲同学实验过程中测得pH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同学是将_____滴入另一种物质中,图1中a点时,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和分子有______
(2)测定混合过程中的溶液温度变化,乙同学实验过程中测得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说明该反应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图2中B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
(3)借助于酸碱指示剂,丙同学通过图3所示实验,他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也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提出问题】针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大家纷纷提出了猜想。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只有;猜想二:有     猜想三:有
(4)同学们讨论后一直认为猜想三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进行实验】
(5)为了验证猜想,学习小组选用粉末、溶液,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粉末。红棕色粉末溶解,______溶液中有,猜想二正确。
方案二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有,猜想二正确。

【实验结论】通过探究,同学们一致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评价与反思】
(6)丁同学针对上述方案提出疑问,认为方案二是不合理的,理由是________
(7)方案一中的粉末可以用下列的某些物质代替,也能得到同样的实验结论,请你选出可用药品的字母序号______。
A.B.C.D.E.稀氢氧化钠溶液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