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1 组卷28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分子的运动,实验如图所示。图中试管A和装置D的试管中装有体积和浓度浓氨水,试管B和C中装有体积和浓度相同的酚酞溶液。

(1)实验①和实验②中的现象是_______
(2)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快慢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
(3)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_______,②_______
(4)如图是课本上研究分子运动的实验,该小组设计的实验设计和课本实验相比的优点是_______
序号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过氧化氢溶液质量/g温度/℃二氧化锰用量/g氧气体积/mL反应所需时间/s
512200.212511
3012200.21252
301220/125296
301290/12582

(5)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_______有关;
(6)通过对比实验可知,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
(7)通过对比实验可知,使用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但要证明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证明二氧化锰_______不变;
(8)由上表实验推测,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最合适的条件是_______
23-24九年级上·辽宁朝阳·阶段练习
知识点: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微粒的共性对比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验探究一】小嘉用溶液制取氧气时,在烧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再往分液漏斗中加入30毫升15%的溶液。为什么要加入50毫升水呢?查阅资料发现:在不加入水时,若注入溶液速度过快,反应会过于剧烈而引发事故。
【提出问题】水是如何减缓该反应速度的呢?
【建立假设】水可以降低溶液浓度,从而减缓反应速度。
【实验方案】他利用如图甲装置,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30毫升的1%、3%和7%的溶液进行实验,观察并比较。
【实验结论】加水降低了溶液的浓度,使反应速度变慢。
【交流反思】
(1)为了更好地比较反应的快慢,需控制三次实验中滴加
溶液的______相同。
(2)判断产生氧气的速度时,可以通过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还可以比较______
(3)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呢?他又利用如图甲装置,用3%的
溶液分别在0℃、20℃和60℃的条件下进行实验。他想探究的问题是______

实验二:比较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
【查阅资料】①过氧化氢分解为放热反应;②温度过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反而会降低。

【实验步骤】
①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取1.5毫克过氧化氢酶和8毫升蒸馏水加入容器中,搅拌后塞紧橡皮塞。
③用注射器A从容器中抽出2毫升气体,用注射器B将2毫升溶液注入容器中,采集数据。直至反应结束。
④用3.1毫克、5.6毫克过氧化氢酶及1.5毫克、5.6毫克、10.7毫克二氧化锰重复上述实验,获取数据如图丙。
(4)检查乙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5)加入2毫升
溶液前,先抽出2毫升气体的目的是______
(6)分析丙图中的相关数据,得出“过氧化氢酶对过氧化氢的催化能力比二氧化锰强”的结论,其依据是______
(7)从丙图可知,随着时间的推移,题目涉及的所有反应的速率都在逐渐变______(填“快”或“慢”),原因是______
(8)依题目中信息推侧:若过氧化氢酶质量过大,可能导致实验过程中突然变慢,理由是______
小明同学踢足球时腿被擦伤了,医生给他用医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了大量气泡。小明对此现象产生了兴趣,于是从药店购买了一些该药液,带回实验室,与兴趣小组同学对伤口处产生的是哪种气体,以及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进行了项目式学习。
(信息检索)
a 医用双氧水是3%的过氧化氢溶液。
b 过氧化氢酶主要存在于动物的肝脏、红细胞及某些植物体组织中,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水与氧气。
(1)(实验探究)
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许医用双氧水于一支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缓慢产生极少量气泡,带火星木条没有复燃。产生的气体不是氧气。
步骤二:向步骤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现象:______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步骤三:待步骤二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______,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现象:______产生的气体是______
(2)(实验反思)小红认为上述步骤一得出的结论不严谨,请你说明理由______
(3)多次重复上述步骤三,均能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______没有发生变化。
(4)为了证明二氧化锰是上述反应中的催化剂,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是______
(5)请写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时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_____
(6)用双氧水清洗伤口时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