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科学探究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1
为探究分子的性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
【知识回顾】
同学们按照教材中的实验进行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向A、B两个小烧杯中加入酚酞溶液,另取一个小烧杯C,向其中加入约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小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观察几分钟。

(1)小烧杯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而小烧杯B无明显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分子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
(2)小烧杯B的作用是________
【实验探究】
为探究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同学们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丙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甲和乙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的热水中。

(3)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甲和乙的塑料瓶中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乙比甲变色快,由此还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4)甲、乙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请写出被控制的量:________(写一个即可)。
(5)改进后的实验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拓展探究】
如图所示,玻璃管左、右两端分别放有脱脂棉,注射器中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浓氨水。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气和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能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氯化铵固体。两个注射器同时向脱脂棉靠近里边的部位注入等体积的液体,过一会,观察到先在A处产生大量白烟,然后白烟逐渐充满整个玻璃管。

(6)①A处产生白烟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②你认为先在A处产生白烟的原因是________
23-24九年级上·安徽阜阳·期中
知识点:微粒的共性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对比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了以下实验。
探究一:研究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同学们进行图1所示实验时闻到氨气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

【实验操作】
步骤一: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步骤二:向A、E试管中分别加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有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
(1)图1实验中能观察到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色。与图1实验相比,改进后实验的一个主要优点是___________
(2)改进后的实验中使用了F试管,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二中将E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B、D试管中先出现颜色变化的是D试管,由此可得出温度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
探究二:研究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
【查阅资料】
①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会产生大量白烟,这是因为两者发生反应生成了氯化铵固体。
②氨气分子的质量小于氯化氢分子。
【实验操作】
如图3所示,烧瓶A中盛有浓盐酸烧瓶B中盛有浓氨水,在长玻璃管外壁上用记号笔做了d、e、f三个标记。实验开始时打开弹簧夹a、b,一会儿后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白烟,而且d处白烟最浓厚。
【分析讨论】
d处白烟最浓厚,说明分子质量对微粒运动速率的影响是___________
探究三: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4所示。
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分子性质是: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