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实验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33
如图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常见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A的不足之处是_____,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_______。写出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2)实验B木炭燃烧时,伸入燃烧的木炭时应自上而下_______(填“快速”或“缓慢”)伸入;待集气瓶冷却后,可加入澄清石灰水,其目的是_______。写出木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______
(3)实验C同时打开弹簧夹a和b,两种液体没有接触就在玻璃管中看到白烟现象,说明分子的特性是:_______。白烟最浓的地方是_______(填“e”“f”或“g”)。(提示:浓盐酸的主要成分是氯化氢,氨气分子运动速率比氯化氢分子快。)
23-24九年级上·辽宁大连·阶段练习
知识点: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化学式书写及读法铁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实验创新可以使现象更明显,操作更简便。某兴趣小组应用U型管完成以下实验。

   
(1)如图1,打开玻璃旋塞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湿棉花的作用是_____
(2)如图2,实验①:取三通U型管连接在制取二氧化碳发生装置的导气管上,点燃两支高低不同的小蜡烛。实验②:拔下三通U型管,并夹紧上端,将U型管罩在蜡烛火焰上方。通过实验①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密度大小的证据是_____,实验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3)如图3,能够证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五分之一的现象是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如图4,实验一段时间后,其中锈蚀程度最严重的钢丝棉的标号是_____(选填“1”“2”“3”或“4”)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指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之一,研究人员提出通过促进人为碳循环实现碳中和的方法。首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用于电解水制得氢气,像这样利用可再生能源制得的氢气称为“绿色氢气”。然后,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捕捉的CO2与氢气反应制得甲醇(CH3OH)等化工产品,如图6。
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对实现上述人为碳循环至关重要。研究人员使用两种催化剂,探究了影响CO2与H2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反应效果可用甲醇的选择性衡量,数值越大反应效果越好,结果如图7。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5)什么氢气可称为“绿色氢气”?_____
(6)如图5,电解水装置中a管应连接电源的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7)由图6可知,捕捉的CO2来源于_____(写一条)。
(8)由图7可知:影响CO2与H2制备甲醇反应效果的因素有催化剂的种类、__________;实验研究的多个因素中,对反应效果影响最大的是_____
(9)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捕捉的CO2与氢气反应制得甲醇(CH3OH)的微观示意图如图8所示,请把D处横线上的微观粒子补画齐全。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