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应用题 较难0.4 引用1 组卷88
某兴趣小组对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I.向烧碱溶液中滴加适量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II.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适量氨水,产生绿色固体,对绿色固体作如下探究:
【资料】常见绿色固体有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和硫酸[Cu4(OH)6SO4],都不溶于水,都能与酸反应。
【分析】
(2)甲同学认为不可能是Cu2(OH)2CO3,并得到一致认同,理由是______
(3)乙同学进行了实验:取适量绿色固体,加入足量的_______溶液,振荡后滴加_______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固体是碱式硫酸铜。
III.继续滴加氨水,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蓝色,经处理获得蓝色晶体。
【资料】该蓝色晶体为[Cux(NH3)y(H2O)z]SO4,在150℃下分解为硫酸铜、氨气和水。
(4)【实验】取264g蓝色晶体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
   
控制温度在150℃持续加热一段时间,并持续通入N2,测得稀硫酸增重68g。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生成98g沉淀,证明NaOH溶液过量的方法: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溶液,无现象。
【结论】
(5)该蓝色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讨论】
(6)若实验结束后未持续通N2,则测得[Cux(NH3)y(H2O)z]SO4中y的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成“不变”)。
2023·江苏镇江·模拟预测
知识点: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类参与的反应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一)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⑦___________
(2)当制取较大量CO2时,发生装置的仪器组合是___________(选填序号),若用图2装置收集,验满方法是___________
(3)收集装置的选择是由气体的性质决定的。既能用排水法也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一定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易溶于水②难溶于水③不与水反应④密度与空气接近⑤不与空气中某成分反应⑥有毒,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二)请阅读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
1.重铬酸铵为枯黄色粉末,加热至180°C时可分解得到氮气;
2.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跟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或点燃条件下可与某些物质反应,
(4)①利用上述仪器和重铬酸铵在实验室制取少量氮气,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____
②根据已有知识,收集氮气只能用___________法,理由是___________
兴趣小组用如图1、2所示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图1实验中,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液面以上容积的70%。图2实验中,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外,还生成少量淡黄色固体。
   
【问题与思考】
(5)图1实验说明镁条与氮气发生了反应,依据是:___________。图2实验中淡黄色固体除含镁元素外还含有什么元素?
【查阅资料】
①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固体;
②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
【作出猜想】图2实验中淡黄色固体是氮化镁。
【实验一】
(6)按图3进行实验,取少量图2实验中淡黄色固体放入B烧杯中,观察到B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气泡产生,A烧杯中无色酚酞溶液变成___________色。确定淡黄色固体中含有氮元素,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
【实验二】
(7)将实验一中的白色沉淀分离、洗涤后加入稀盐酸,沉淀溶解。在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确定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写出沉淀溶解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推理】
(8)已知氮化镁与水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试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___________
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已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I、甲图中酒精灯上网罩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作出猜想】猜想Ⅰ:CO;猜想Ⅱ:CO2;猜想Ⅲ:①_______________
【设计方案】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打开K,缓缓通入干燥的氮气一段时间,关闭K,点燃酒精喷灯和酒精灯,充分反应后,熄灭酒精喷灯和酒精灯,打开K,再通入一段时间氮气。

方案一:从定性观察角度判断
②实验时装置A处的现象是___________
③若B中无明显现象,D处的气体能点燃,则猜想_________(填序号)成立。
方案二:从定量计算角度判断
取一定量炭粉和4g氧化铜的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测定表格中的四个数据:

反应前的质量反应后的质量
A(玻璃管+固体)m1m2
B+C(广口瓶+混合液)m3m4
④若猜想Ⅱ成立,则理论上(m4-m3_____(m1-m2)(填“>““<”或“=”)。
⑤若猜想Ⅲ成立且CuO全部转化成Cu,则参加反应的炭粉的质量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交流反思】实验开始前缓缓通入氮气的目的是________
II、天然气(主要成分为CH4)作为清洁能源,正逐步走进城乡居民生活。
工业上以CH4为原料生产H2,制取原理如图所示:

已知变换塔、洗涤塔发生的主要反应依次是:CO+H2OCO2+H2,CO2+H2O═H2CO3
(1)“转化炉”中有H2和CO产生,写出转化炉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
(2)“转化炉”参加反应的CH4与H2O的质量比________。(最简整数比)
(3)若有32g CH4参与反应(假设各步反应都完全转化),理论上可制得________g H2。(写出计算步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全球的公共安全事件,当前的重要工作是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依据研究,含氯消毒剂可以有效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为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
(1)如图为氯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①二维图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②有一种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反应I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2)探究84消毒液的漂白性。
实验1:取一只塑料瓶和一个烧杯,分别加入相同大小的一小块棉质红色布条,向塑料瓶装满84消毒液原液,盖紧瓶盖;烧杯中加原液,倒入家用白醋。观察有色布条褪色的时间,并作记录,如表。
表:有色布条褪色时间
消毒液开始褪色完全褪色
未加酸5小时48小时
加酸1分钟15分钟
实验2:不同温度下,通过实验测得84消毒液的值,记录如表。
表:不同温度下84消毒液的
序号84消毒液与水体积比温度/
3608
16592
52558
【信息检索】
a.84消毒液原液呈碱性,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漂白的原理是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而具有漂白性,漂白时勿用以上的热水稀释原液。
b.当消毒液约为10时开始产生次氯酸,随着值减小,次氯酸含量逐渐增加,漂白性逐渐增强。
c.可衡量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
①实验1烧杯中加入醋酸,漂白速率大大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将塑料瓶装满84消毒液原液后,盖紧瓶盖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②分析表2数据,解释信息检索中“勿用以上的热水稀释原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该小组查资料得:“84消毒液”不能与双氧水混合,两者混合会生成氯化钠、水和一种无色无味气体,使其消毒能力大大降低,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84”消毒液的制取。
某同学制作了一种84消毒液发生器(如图所示),用石墨作电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即可制得消毒液。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I.
Ⅱ.
氯气(标准状况下)制备“84消毒液”,至少需要的质量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氯气的质量为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