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详情
综合应用题 适中0.65 引用2 组卷75
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中国已向世界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达成“碳中和”,并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请回答:
(1)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石墨、金刚石的硬度不同,原因是碳原子构成不同
b.“碳达峰”与“碳中和”中的“碳”指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可做燃料;二氧化碳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可以做气体肥料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温室效应”, 一氧化碳则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某同学按如图所示,选用合适的装置制取气体。
   
①实验室选用C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②若选用B装置制取氢气,请将装置补充完整______
③实验时某同学选用了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若要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装置中导管口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为a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h。
(3)某同学利用制取的干燥的二氧化碳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如图所示。
   
①甲装置中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②乙装置通过对比能说明CO2的性质是______
③如何检验试管丙中剩余溶液中还有氢氧化钠?请简要写出相应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
(4)为了早日实现“碳中和”,达到相对“零排放”,应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若一棵树平均每天可吸收44g CO2,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则一棵树一天吸收的CO2的量相当于多少g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CO2
2023·河南郑州·模拟预测
知识点: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及实验溶质质量分数结合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盐类参与的反应气体净化、干燥 答案解析 【答案】很抱歉,登录后才可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类题推荐

组卷网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能确保所有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如您发现相关试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组卷网